|
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师必修课:掌握有效提问技巧,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时间:2025-01-15 14:08 有效的提问是心理咨询必备的技能。如果想要得到有用的答案,心理咨询必须学会提出有效的问题。 于良泉 我们非常感谢来访者愿意无私地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帮助我们进行真实心理咨询案例的现场教学演示。 在真实的案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问题和挑战,比如客户的抵触情绪、行为问题等,通过观察于良泉老师如何切入主题、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学习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案。心理咨询在帮助当事人时要适当运用咨询技巧,帮助当事人更好地了解自己、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你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课程中,我们学习并练习了四种主要的提问技巧,即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祈使式提问和投射式提问。还学习了十种类型的干预访谈问题,如循环问题、返回问题、策略问题、外化问题、功效问题、评级问题、假设问题、积极描述问题和应对问题。 下面我将分享最常用的开放式问题和介入式循环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01.学会提出开放式问题,走进访客的内心! 如果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那么在与访客的对话中,你只会得到答案或事实;如果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和理解,那么你得到的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关键!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除了真诚的倾听外,咨询师还需要及时提出适当的开放式问题。开放式问题用于促进口头表达。 开放式问题需要多于一个词的回答;他们不能用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开放式问题询问“如何”或“什么”。使用“哪里”、“何时”、“为什么”和“谁”的问题有时被视为开放式问题,但这些问题只是部分开放式,因为它们不能像“如何”和“什么”问题一样使用。在促进对话方面同样有效。 案件: 咨询师:“您第一次惊恐发作是什么时候?” 访客:“我想是 1996 年。” 咨询师:“当时你在哪里?” 访客:“我在纽约,刚刚坐地铁。” 咨询师:“发生什么事了?” 游客:“一进车,我就感觉心跳加速,我以为我要死了。我试图抓住座位旁边的金属柱,因为我担心自己会摔倒,丢脸。”我感到头晕、恶心,然后在我想去的站下了车,就再也没有坐过地铁。” 咨询师:“当时谁和你在一起?” 来访者:“没有人。” 咨询师:“你为什么不再尝试乘坐地铁呢?” 客户:“因为我担心我会再次陷入恐慌。” 咨询师:“你对惊恐发作的恐惧以这种方式限制了你。你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客户:“嗯,坦白说,我应付得不太好。我逐渐变得越来越害怕出去。我担心我很快就不能离开家了。”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开放式问题的开放程度各不相同。它们在促进客户言语表达的深度和广度方面的作用不同。尽管“什么”或“如何”问题通常会引起客户最详细的回答,但情况并非总是如此。 此外,“什么”或“如何”问题的措辞方式决定了它是否会引起客户的非常具体或非常广泛的反应。例如,“你什么时候回家”和“你感觉怎么样”经常得到简短的回答。判断一个问题的开放性程度的最佳方法是查看它通常引起的回答。 “为什么”问题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经常引发防御性解释。迈耶和戴维斯指出,“问题,尤其是‘为什么’的问题,会让客户处于守势,并要求他们解释自己的行为。” “为什么”问题通常会引起两种类型的回答。 首先,一些来访者会说“因为”,然后开始解释(有时会详细解释)为什么他们会这样想、这样做或有这样的感觉。 其次,一些客户会提出“为什么不呢?”的辩护态度。或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受到攻击,他们会通过直接询问治疗师“这有什么问题吗?”来寻求安慰。这解释了为什么临床医生通常很少使用“为什么”问题——它会增加防御性和理智化,同时损害情感协调。然而,我们应该注意到,虽然通常应该避免“为什么”问题,但当情感协调良好并且您希望客户反思他或她生活的某个方面时,这些问题可能是适当且有用的。它可以帮助客户更深入、更深入地了解某种模式或动机。 02. 循环提问有助于了解客户的人际关系 循环问题有助于理解和描绘来访者的人际关系状况。此类问题基于对现实或因果关系的循环观点,而不是关系观点。 例如,根据相关因果关系原则,事件A影响事件B,但反之则不然。然而,在因果循环观中,可以认为事件A影响事件B,但同时事件B也影响事件A。 目的:循环问题对于引出与个人相关的关系模式最有帮助。它们是关于比较或差异的问题,并构成重建特定生活环境和情感的基础。一般来说,在咨询师的循环询问过程中,来访者在先前消极构建的情境中形成的视野会得到扩展。 辅导员的意图:在使用循环提问的过程中,辅导员的角色可以比喻为一个准备发现新领域的探险家。目的是鼓励来访者以新的方式重新审视不良的人际关系或症状。简短而巧妙地使用循环提问可以鼓励参观者扩大视野。 例如:“除了你之外,还有其他人担心你女儿的抑郁吗?你和你的丈夫谁更担心?你的女儿什么时候抑郁?你有什么反应?你如何处理她的反应?你的丈夫是如何应对的?” 03.附加监督:暴力分析≠心理咨询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于老师除了学习和练习有效提问之外,还对学生进行“暴力(野蛮)分析”的指导,非常及时和批判。 有些新手咨询师提出了自己心中的假设,并急于将假设应用到来访者身上,而不接受反对。这难免会让客户感到很“受伤”。 事实上,即使不在心理咨询中,暴力分析仍然存在于我们常见的家庭关系中。例如,如果孩子不做作业,家长会说:那是因为你懒;那是因为你懒;那是因为你懒。同样在亲密关系中,丈夫也会说妻子有回避型人格,因为她不与他交流。依此类推,从您自己的替代知识库中选择“正确答案”。 无论什么样的暴力分析,咨询师背后都会有一个推动力,那就是“我要解决问题”。然而,不同基本功的辅导员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不同。有些咨询师有一种幻想,认为他们的分析就像一把手术刀,锋利而精确——这种幻想也意味着咨询师会忽视同理心。 过于渴望解决问题也成为阻碍咨询工作进展的重要因素。于老师说:要注重工作态度,尊重工作,尊重来访者,理解人,谨慎介入,不强迫,不急功近利,不炫耀技巧,不单纯追求高超的分析,注重关系的进展,在治疗的不同阶段做不同的事情...... 咨询师培训需要重点关注个人成长、基本语言提炼能力、精神结构、不同案件具体工作技巧等。下周我们将学习“空椅子技术”,帮助来访者探索和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以及与他们的关系。其他人通过虚拟对话。它还可以帮助辅导员自我意识、自我实现和整体成长。 添加微信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