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世界预防自杀日:关注青少年心理危机,专家解析案例与应对方法时间:2024-12-14 14:09 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危机日益受到关注,相关案件数量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青少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常常导致冲动、自杀、自残等行为。如何干预、识别和应对青少年心理危机已成为全社会必须关注的话题。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南通市心理咨询中心相关专家,了解青少年心理危机的成因、案例及应对方法。 南通开发区某学校高三学生吴某因情绪问题复读一年。刚来到南通心理咨询中心时,他心情低落、不开心,认为学习没有意义。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咨询科副主任医师戴伟华从谈话中了解到,吴某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与父母在家职业的变化有关。吴因此认为,父亲虽然是一名大学生,但事业遭遇重大挫折,学习也无趣。在与父母斗智斗勇时,吴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戴卫华确诊后,吴某处于抑郁状态,需要心理危机干预治疗。经过一个多月的药物治疗,吴某自杀的念头明显消失了。经过一番心理疏导和治疗,吴某终于在近一年后康复。今年回到校园,顺利考入南京某大学。 “青少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当事情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时,往往会出现心理危机,并将不满转化为冲动、自杀、自残等行为。”戴卫华告诉记者,个人对事物的认知偏差、个人性格以及遭遇重大事件(考试失败、早恋失败、父母离婚、生病、与同学老师发生冲突)等都是导致青少年心理危机的原因。 。多种诱因还可以产生叠加效应,心理学上称为叠加心理压力。 南通大学生林某出身优越,平时成绩优异。然而,他在高考中表现失常,考上了一所普通大学。大学期间,林不愿意与同学交往。他认为自己和同学不在一个圈子、不在一个层次。长期隔离后,他出现了心理问题。与此同时,林遭遇家庭变故,心理问题更加严重。目前,林某正在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抢救,病情已有所好转。 戴卫华表示,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家庭教育容易出现两个极端。平时,孩子是很被宠着的,但是当突然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孩子就无法承受,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因此,如何尽早干预和识别青少年心理危机非常重要。 “情绪问题在早期就会显露出来,比如说话很悲观,突然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或者主动改变性格,一个内向无趣的人突然变得外向,话多了。”戴卫华表示,它可以有效区分青少年是否存在情绪和心理问题。 ,不要回避这样的问题。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青少年就会面临心理危机的风险。因此,家长应提高警惕,尽早与孩子沟通,发现问题,到专门机构进行检查评估,并进行合理治疗。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一样重要,也是干预和识别青少年心理危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戴卫华认为,学校应积极普及相关科普知识,同时加强班会教育。教师如果发现问题,也要讲究方法,尽快与家长沟通,提出合理建议。如有必要,还得去专业机构进行治疗。目前治疗可通过药物、心理和物理三种方法进行。药物治疗包括特效缓解药物,物理治疗包括经颅磁、生物反馈等,心理治疗包括专业机构心理咨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 据了解,南通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中心今年上半年服务近万人次,开展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近240人接受沙盒心理治疗,近130人接受儿童康复训练。还为各企事业单位举办了近30场讲座,深入社区、学校围绕员工情绪与压力管理、亲子关系、人际沟通、青少年心理健康等问题进行讲座,并进行高考减轻压力和家庭治疗。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等主题科普活动。 戴卫华表示,随着心理危机干预讲座线上线下的推广,有望让更广泛的学校受益。同时,此事需要家庭、学校、医疗机构、社会机构等共同参与,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朱亚云 校对李海辉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