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6 岁以下儿童常见心理疾病:吮吸手指、咬指甲、屏气发作时间:2024-08-09 14: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观念的进一步认识,儿童心理及行为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日常生活中,需要心理咨询的孩子还有很多。下面主要介绍几种6岁以下儿童常见的心理疾病。 吸吮手指是婴儿时期常见的现象,2-3岁以后,这种现象明显减少,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消失,如果不消失,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偏差。 咬指甲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不良行为,男孩女孩均有发生,严重程度不一,严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沟炎,患儿常出现睡眠不安、抽搐等症状。 屏气发作是指婴幼儿因刺激哭闹,随后过度换气后出现屏气、呼吸暂停、口唇青紫、四肢僵硬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时间最短0.5-1分钟,最长2-3分钟,多见于2岁以下儿童。 口吃是指说话中断、重复和不流畅的状态。它是儿童中常见的语言障碍。大约一半的口吃儿童在 5 岁之前就出现了这种症状。 言语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口语能力较同龄正常儿童延迟、发育迟缓。一般认为,18个月时还不会说出一个单词,30个月时还不会说出一个短句的儿童,就被认为存在言语发育迟缓。 选择性缄默症是指已获得语言能力的儿童,因精神因素,在特定场合中断讲话或保持沉默的现象,如在学校不讲话,在家却讲话。这种疾病通常在3-5岁起病。 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儿童不能控制排尿的情况,经常在夜间尿床,有时在白天尿裤子。多见于5-10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抽动症是指身体某一部位一组或两组肌肉的抽搐,表现为眨眼、挤眉弄眼、皱额、咂嘴、伸颈、摇头、咬嘴唇、模仿陌生面孔等,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入睡困难是指孩子到了睡觉时间却不愿意上床睡觉,即使躺在床上也难以入睡,在床上辗转反侧,或者反复要求父母讲故事,直到很晚。 夜惊症是指睡眠中突然惊醒,坐起时双眼睁大,表情惊恐、痛苦,常伴有哭闹、气短、出汗等症状。多发生于入睡后2小时内,孩子不能回忆起醒来后发生的事情。多见于5-7岁的儿童。 梦游症是指睡眠中突然睁眼、坐起凝视、下床走动等症状。一般发生在入睡后2小时内,醒来后孩子无法回忆起。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儿童,但以5-12岁儿童多见。 噩梦是指孩子从噩梦中醒来,能生动地回忆起梦境内容的一种睡眠障碍,使孩子处于极度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它通常发生在后半夜,在学龄前儿童中更为常见。 挑食是指孩子不喜欢或拒绝吃某一类食物或某些食物,是一种不良的饮食行为,在儿童中十分常见,占城市儿童的25%左右,农村儿童的10%左右。 拔毛癖是指儿童时期无缘无故拔掉自己的头发、眉毛、体毛等不良行为,多见于4-5岁以上儿童。 依赖行为是指孩子对父母的过度依赖,出现不符合年龄的不健康行为,如果父母不在身边,这类孩子容易出现焦虑或抑郁。 退缩行为是指胆小、害羞、孤独、害怕去陌生的环境、不愿意和其他孩子玩耍的不良行为,这样的孩子对新鲜事物不感兴趣,缺乏好奇心。 神经性尿频是指每日排尿次数明显增多,但尿量不增多、尿常规检查正常的一种心理疾病。排尿次数可由正常的每小时6-8次增多至20-30次,甚至10次以上,且每次尿量很少,有时只有几滴。多见于4-5岁的儿童。 神经性呕吐是指进食后反复呕吐但不影响食欲和体重的一种心理疾病。它常伴有歇斯底里的性格:以自我为中心、易受暗示。它常常在明显的心理因素影响下发展,在女孩中更为常见。 性别认同障碍是指儿童对自己性别的认知与实际生理性别相反,如行为特征像女性,或持续否认男性特征。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 自闭症是一种以严重孤独感、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反应奇特为特征的疾病。该病多见于男孩,男女发病率之比为4-5:1。 总之,无论孩子多大,只要出现行为异常、学习困难、睡眠障碍、人格缺陷、情感障碍、社交能力差、性别角色偏差等情况,都应及时带孩子到儿童心理门诊,寻求心理医生的建议,接受心理治疗。 还有问题吗?请留下您的问题,我们将在 15 分钟内回复您!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