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儿童心理科专家|缺位的父亲:孩子抑郁,家庭治疗师的难题

时间:2024-11-12 14:05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记者|吴琪

口述|林红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医生、家庭治疗师

缺席的父亲

在我治疗抑郁儿童的十几年里,我主要看到的是妈妈们带着孩子去看医生。我做家庭治疗。当孩子生病时,生病的往往是他/她身后的家人。孩子只是家庭中最脆弱的一环。如何让家长参与治疗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但父亲们在哪里?

有的妈妈带着孩子去看病,说到丈夫,总是埋怨自己。 “孩子是你亲手养大的,为什么他精神有问题?这就是你唯一做的事情,而且还没有做好?!” “你才是把孩子宠坏的人,你现在承受了惨痛的后果吗?”妈妈们会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其中有些状态是情感痛苦的。但她们心里却很认同丈夫的指责,“是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养育孩子,我该怎么做才对呢?”有些人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育儿中的各种问题,尽管他们可能无法分析。我理解,但我不太同意丈夫的指责。对于这些妈妈来说,孩子不能上学,心情很不好,丈夫也自责。他们的处境非常不舒服。

令人惊讶的是,我接触到的家庭中,很多母亲都是事业成功的女性。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在家庭关系上不会出现问题。他们学历高,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在公开演讲方面有非常骄人的成绩。当面对丈夫的指责时,有的女人会对我说:“孩子确实是我一个人带大的,从吃喝睡到学习,基本上细节都是我负责的。”有人会说,孩子长得像她爸爸,我一点也不喜欢她爸爸,现在孩子出了问题,好吧,我被他操纵了。

《追光的日子》剧照

这些家庭在抚养孩子方面都面临着不同的困难。但说到父亲的角色,大多数人都缺席。但父亲为何缺席?他们是从一开始就是这样,还是在成长过程中慢慢退出?这两种情况都存在。有些父亲没有照顾家庭的意识和能力,但肯定不是所有的父亲都是这样。有些父亲的缺席,其实是夫妻俩造成的。

母亲在养育孩子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母亲要怀十个月的婴儿,还要用母乳喂养婴儿,小婴儿离不开母亲,与母亲有着血肉相连的紧密联系。父亲需要通过母亲介绍给孩子。明智的母亲应该主动让丈夫参与育儿,而不是利用自己的先天优势,实际上将丈夫排除在外。

有些妈妈看上去很无助。为什么我要尽一切努力照顾孩子?但我会慢慢明白,我引导她回头看,你丈夫有没有想过加入?他养育孩子的方式,你是多鼓励他、认可他,还是多否定他?如果母亲总是以自己的方式要求丈夫,就会产生矛盾。所以我想说的是,聪明的女人不仅要把自己的丈夫介绍给孩子,还要接受丈夫用不同于自己的方式养育孩子的方式。一般来说,女人是细腻的,男人是粗暴的。当父亲粗暴地抚养孩子时,母亲不应该简单地否认。

《加油!妈妈》剧照

当然,女人需要用高度成熟的智慧来引导自己的丈夫。或者换句话说,妈妈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愿意“放手”。这听起来似乎对女性不公平。我们怀孕生子已经很难了,为什么还要带领丈夫带孩子呢?然而,当孩子用自己的病来提醒我们家庭需要改变时,我们能释怀吗?

有些妈妈会哭着告诉我:“我真的不想再学习如何做一个好妈妈了,这对我来说太难了。”首先,我要感谢他们对我说了真话。是的,一个成年人改变自己并不容易,尤其是辛苦的妈妈,承担了太多的负担。然而,母亲改变只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丈夫改变自己?并不真地。每个人的改变最终都会受益于自己。母亲承担太多,但家庭可能会因为一方承担太多而失衡。孩子们可能会用他们的痛苦来提醒我们,家庭中的父亲和母亲需要更加平衡。

儿童心理医生一个月多少钱_儿童心理科医生_儿童心理医生要学什么

一个坚强的母亲

东亚家庭有典型的家庭模式,母亲能干、强势,父亲温柔、屈服。如果夫妻关系不牢固,或者总是因为性格差异而产生矛盾,孩子就会会很不舒服。有的家庭,父母总是咒骂,甚至打架;在一些家庭中,父母互相忽视并进行冷??暴力。然而,很多家长却感受不到孩子的痛苦。即使有的孩子达到了自残的地步,家长也不觉得孩子有什么问题。

《女心理学家》剧照

有一个男孩,他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他已经半年没有去上学了。男孩跟我聊天,说这六个月他基本每天都去机场看飞机,很开心。他说他已经听不懂学校的课程了,呆在那里也很不舒服。他宁愿快乐地看飞机。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我感觉这个男孩思路非常清晰,分析辨别能力很强,表达得体。这样的孩子,学习能力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但为什么他“听不懂学校的课程”呢?有什么意义?一般来说,如果孩子本身的学习能力问题不大,学习跟不上可能主要是受到家庭或者学校环境的影响。

谈到家庭时,男孩说父母在家总是吵架。我问他:“自从你不再上学之后,他们的争吵有什么变化吗?”听了我的话,男孩突然显得很兴奋,“我不去上学之后,他们吵架的次数少了很多。”我又问孩子,如果有两个选择:一是你可以继续上学,但你的父母仍然经常在家里吵架;二是你可以继续上学,但你的父母仍然经常在家里吵架。二是你还是不能上学,父母会少吵架,你会选择哪一个?孩子脱口而出:“我当然选择不上学。”我问为什么,孩子说:“他们吵架的时候我心里很不舒服。”听到他说的话我很难过。

《亲爱的孩子》剧照

经过进一步的讨论,我们发现这个男孩的父亲是一个非常温和的人,是公认的好男人。他受过良好的教育,在一家很好的公司工作,但他并不是一个有志于争名逐利的人。男孩的母亲也有不错的工作场所,但她从事的是比较低级的工作。这个女人本来学习能力就很好,但是年轻的时候,家里就牺牲了她上大学的机会,所以她总觉得自己的志向没有实现,无法发挥自己的精力。

在教育孩子方面,妈妈希望儿子凡事都有竞争力,在家里也很坚强。她对丈夫不思进取也很不满。当母亲看到丈夫和儿子躺在沙发上无所事事时,她很生气。最后,她把家里所有的沙发都扔掉了。屋子里一点生活气息都没有。男孩的感觉是,和妈妈相处很难,但和爸爸相处比较舒服。但爸爸在家里太软弱,强势的妈妈让全家人都不舒服。所以男孩宁愿看飞机也不愿呆在家里。现在他生病了,母亲脾气也稍微好了一些,但如果父亲和母亲不做出重大改变,孩子的处境仍然会很困难。

我还治疗过一个小学高年级的男孩。他是因抑郁而无法上学的双胞胎之一。母亲带着她的孩子来到这里。这位母亲性格非常强势,看不起自己农村出身的丈夫。虽然夫妻俩都在北京读完大学,收入也差不多,但母亲却长期在孩子面前贬低父亲。但对于男孩来说,到了青春期,他们需要男性榜样。母亲的教育会让孩子认为男人没用,不值得尊重,成长中的男孩会感到非常无助和迷茫。一段时间后,另一个双胞胎男孩也因抑郁而辍学。

《一切都好》剧照

但要彻底改变这位母亲的性格和认知是非常困难的。后来这位母亲就不再来看我了。对于这样的家庭,我会引导妈妈慢慢退一步。起初,妈妈们很担心,“这可能吗?如果我不爱护家里,房子就会乱成一团。”如果要求爸爸做得更多,一开始可能不熟练,也可能达不到妈妈的要求。 。但随着家里男人实力的增强,孩子们感受到了变化,实力也随之增强。有些妈妈很高兴看到这些变化。事实证明他们可以少一些照顾,事实证明孩子的父亲可以做得很好。

这些表现强势的母亲往往背负着自己不愉快的过去。她们可能是从小就没有被父母重视的女孩。他们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或者说他们的母亲本来就很强势。他们习惯于通过竞争来保护自己并赢得尊重。此外,女性长大后常常被训练成为付出者甚至牺牲者。在集体无意识中,做一个“自私”的母亲是不被允许的。但事实上,在很多家庭中,母亲只停留在“自私”的状态。给父亲空间也能让孩子成长,有更多的呼吸空间。在家庭中,夫妻关系的平衡会让孩子更舒服。有时,孩子们会利用自己的疾病来让父母重归于好,重新找到平衡。

儿童心理医生要学什么_儿童心理医生一个月多少钱_儿童心理科医生

《有其父必有其子》剧照

不善言辞的男人

一般来说,东亚模式的父亲不善于表达情感。这与我们的社会文化有关。我们认为男人应该在外面的世界努力奋斗,应该积极进取,努力排斥精致敏感的男人。在过去的父权社会里,父亲似乎应该用沉默来树立尊严。这让我们当今社会的男性,尤其是性格天生敏感的男性,感到非常尴尬。而那些看上去特别坚强的男人,内心是不是很开心呢?未必。

在我治疗过的一个家庭中,男孩M在二十六或十七岁的时候来找我。我本来就是给小孩子治病的,所以一开始我是拒绝的。但男孩的母亲太执着了。由于孩子抑郁,无法工作,她多年来一直带着孩子寻找合适的医生。后来我被妈妈感动了,开始给孩子治疗。我们的治疗持续了八年,男孩已经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男人,找到了一份高薪的工作,并成功跳槽到了待遇更好的新公司。但这八年来,他的父亲却很少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父亲们往往会有一个默认的前提,“我去心理治疗室接受批评”。因此,有的父亲即使出现,也常常板着一张脸,认为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一定会在医生面前不断抱怨自己。 ,然后带自己去接受医生的教育。

《小欢喜》剧照

作为家庭治疗师,保持中立、结成多边联盟是专业精神的体现。我们应该公平客观,而不是说我是一名女性治疗师,这位母亲跟我说话很多,所以我只是同情她。所以当我的父亲出现时,我通常会先感谢他,感谢他的到来,并希望听听他要说的话。父亲们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放松警惕。有些夫妻的关系已经破裂,我们不只是试图说服他们和解。这是为了让双方意识到如何才能成为好父亲和好母亲,即使他们即将分手或已经分手。

父亲难以加入治疗不仅与父亲本人有关,也与成长中的孩子的排斥有关。每次当我鼓励M邀请他父亲加入时,他总是一脸尴尬,“他改变不了,听不进别人的话,他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浪费时间。”他来吧。”

男孩M的父亲大约七十岁了。后来,在我的一次多家庭心理学工作坊中,在我的鼓励下,M决定邀请他的父亲参加,父亲终于出现了。但M很害怕,一再提醒我要小心,因为我父亲告诉他,他是来捣乱的。父亲一开始就表现出不融入的态度。我说完,他不耐烦地打断了我的话,指责道:“我的孩子被你治疗了八年了,你当然不希望他在这里接受治疗。”把病治好,以后就可以挣钱了!”父亲又骂孩子,说他不够男子汉,从小就斤斤计较,怎么会抑郁呢?他自己就是一个从农民的儿子经过努力成为一名高级工程师的形象,他还带着家人一点点来到北京,帮助他们结婚、创业。儿子的形象就更明显了:一个成功逆袭的男子汉父亲,一个没用又敏感的儿子。

《狗十三》剧照

父亲训斥完后,附近几户人家的母亲都发话了。一位母亲说,我为你的儿子感到难过。他这么老了,你根本不尊重他。从你说话的时候,我能感觉到你儿子很尴尬。另一位母亲表示,观察整个情况后,她觉得父亲也不太舒服。虽然他把自己“武装”得很厉害,但他其实感觉自己没有得到家人的认可。他是农村大家庭的英雄;但在小家庭里,每次他一开口,妻子基本上都会阻止他,不同意他的观点。

作为一名治疗师,我不会在现场透露太多有关家庭的信息。这些妈妈的分析都很有道理。我刚才跟这位父亲提到,我很好奇M从中学起就上学困难,辍学,几年无法工作,后来参加工作,能够主动做事。换工作并获得加薪。为什么他的儿子在他的父亲身上似乎没有这些变化呢?看?我仍然很感激他能来,并且至少部分地照顾了我儿子那天的情绪,同意和他一起参加多家庭聚会。根据这个家庭的更多信息来看,这个父亲确实没有得到小家庭足够的认可,他也有他的委屈。但我们需要学习如何缓和家庭关系,以及每个人如何认识到其他家庭成员的贡献。

父亲的缺席往往是一种“勾结”:母亲无意识地扮演着牺牲者的角色,父亲无意识地扮演着一代又一代传承“父爱如山”的沉默者。对于什么样的父亲才是“好父亲”,其实很多人的生活中并没有这样一个原型可以参考。他们只能沿袭上一代人继承的形象,越画越扭曲。

儿童心理科医生_儿童心理医生要学什么_儿童心理医生一个月多少钱

《父母之爱》剧照

有时,家长会焦急地问我:“我的孩子得了抑郁,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痊愈?”从这个家庭的例子来看,或许大家都能意识到,孩子的病并不是简单的原因造成的。父母能够改变自己的程度非常重要,这使得治疗成为一个长期且持续努力的过程。不过,好消息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即使父母真的无法改变,孩子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处境。 M就是一个例子。

还有一种家庭,夫妻双方都很优秀,但是在感情中,丈夫强势,妻子总是让步。这样的丈夫会对妻子说:“你别以为你有博士学位就意味着你有博士学位。”你很了不起,学历高并不意味着能力强,在我这个小家庭里,你不想当皇后。”妻子微笑着听着。我问她,你不觉得不舒服吗?她说肯定不舒服,但她已经习惯了。看来妻子已经习惯了牺牲自己的感情来换取家庭的和睦。

结果,他们的儿子生病了。男孩进入了一所名牌初中,但学业却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因抑郁而无法上学。孩子几次住院期间,这位父亲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父亲努力改变自己。他从对儿子的殷切期望,逐渐变得谦虚、体贴。至少他口头上会说,只要孩子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他就心满意足了。但他对妻子的态度并没有改变,依然表现出大男子主义的样子。很大程度上,孩子替母亲承受了委屈,而父亲却没有意识到。

《喜宴》剧照

当我整理这位父亲的家谱时,一提到他的祖父,他就哽咽了好几次。这位壮汉本能地忍住了泪水,不想继续说话。他害怕自己会失去对自己情绪的控制。他的祖父是一位非常受人尊敬的农民,有能力,有进取心,对家庭承担了很大的责任。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老人不想拖累孩子,于是绝食而死,给家人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影响。这个坚强的父亲,很大程度上是以祖父为榜样,却又不敢去理解他内心对于家人的柔软情感。似乎一旦面对情感,他坚强的外壳就会崩溃。但如果不脱掉这件重甲,他就很难和敏感的儿子相处了。

有些父母过度介入或退出家庭关系,这可能是代际创伤的表现。有些事情让他们想起了童年的创伤经历。比如,有的原生家庭的父亲始终处于战斗状态,而有的原生家庭的父亲则始终处于逃跑状态。有一位父亲,在接受家人采访时总是玩手机。我问他,当他的孩子这么大的时候,他有什么故事。他说他经常被殴打。他说他根本不想打孩子,觉得这是不对的。我开玩笑说,也许你看手机是为了避免打孩子。他笑了之后,就把手机收了起来,然后认真地参与我和孩子妈妈的讨论。一些逃避的背后可能隐藏着难以言表的深沉情感和创伤经历,同样,有些母亲的“坚强”也可能是源于很多的愧疚或恐惧。

因此,作为精神科医生和家庭治疗师,我们不会简单地对家庭中谁对谁错下结论。我们不是法官,任何人都不能成为一名简单的法官。作为成年人,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需要配合,也需要成为成熟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简单地互相指责,“都是因为你,我才这样……或者都是因为你” ,孩子就这样了……”

《加油!妈妈》剧照

有时,在治疗之初,有些家长会觉得责任在自己,感到非常内疚。我会用尽可能轻松幽默的语气对他说:“你确定你有本事,一个人就能把一切搞得这么糟糕吗?”起初,他们可能不理解我。我所说的,我会引导他们慢慢看到家庭中每个人的“贡献”(可能是积极的贡献,也可能是消极的“贡献”)。家庭是所有成员共同经营的,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责任。而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既快乐又总是伴随着痛苦。但谁希望我们成为父母呢?如果我们不愿意为孩子做出改变,又怎么能要求这个社会变得更好呢?而且,表面上看起来,你必须为了孩子而改变自己,好像很受委屈,但实际上,家庭中的每个人都会从改变中受益。而且,主动改变的人往往是受益最大的人。

如何做一个成熟、明智的父母,是当今所有父母都需要学习的。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们稍后再说。

(对于本文涉及的案例,相关信息已被重写,以保护访问者的隐私)

【与林博士聊聊】往期回顾

排版:空斗/审稿:冉宁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