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儿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10 岁男童性格转变,父母教育方式引关注

时间:2024-09-17 14:06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极端行为儿童心理咨询摘要:(不超过500字) 1、一般信息 王XX,男,10岁,四年级学生,独生子女。身高1.5米左右,体型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史。父母均为公司职员,大专以上学历,家庭基本和睦,无老人共同居住。家族中无精神病史。自幼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在上幼儿园前,基本性格温顺,甚至胆小怕事,很听父母的话。这和其父母的性格特点很相似。他们处世之道是“少惹麻烦,多惹麻烦”。他们常常以静制动的方式教育孩子:要团结其他小朋友,不要打其他小朋友。如果小朋友打你,你要避开。有时甚至不是小朋友的错。只要老师一说王某某今天跟某小朋友“抢”玩具(其实是后者抢了前者,老师只是习惯性地描述一下),家长就会再教育:下次别跟别的小朋友抢,直接给他,你玩别的就行。那时候的王某某基本是个听话的孩子。升上高三后,有一次,有个小朋友拿绳子勒住王某某的脖子,想把他带走。王某某想起妈妈说过的话:脖子不能随便勒,很危险!于是他反抗,用力一口气把绳子抓住。小朋友吓得逃跑了。据其父母说,从那以后,他只要跟别的小朋友吵架,就会用“暴力”来处理纠纷,老师和同学都说他“不好惹”。其实应该说,与其他同龄孩子相比,王XX还是让父母较少操心的,特别是在学习方面。

基本上四年来,他的作业都是自己独立完成的,收拾书包之类的事情,都是别的孩子需要父母帮忙的事情,他都能做到。而且可能是家庭的影响吧,父母都爱读书,所以王某某也爱读书,小小年纪就读过《水浒》、《三国演义》等名著,三年级之前虽然爱打架,但功课还是中上水平。不过这两个月升到四年级,换了班主任,班主任管得严,经常把他叫到办公室。于是他开始反感,上课不怎么听讲,成绩也下降了。而且上周有一节课(数学课),明明是旁边的班长叫他,说了一句话,老师却只批评了他一顿,他心里很愤慨,却没跟父母说,是父母从其他同学那里听来的。最近他脾气不好,经常情绪化。如果父母问他太多问题,他会发脾气、大喊大叫,行为难以控制。和同学关系比较紧张,没有固定的玩伴,也没有好朋友。近期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心理测试结果:1.《阿亨巴赫儿童行为量表》①测试结果:总粗分57,超过界值40分;标准分71分,比常模(50,10)高两个标准差。2.《EPQ青少版》测试结果:结果有效;E:54分;P:71分;N:62分。3.《韦氏儿童智力测试》测试结果:智商得分:118 2.主诉王XX说:“我讨厌班主任,对我不公平”;“我现在对学习没兴趣”; “爸爸妈妈说心理老师能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做个好孩子,我不相信,也懒得告诉他们”;“如果别人欺负我,我会反抗,不想忍受。”

心理咨询儿童医院_心理咨询儿童教育_儿童心理咨询

3、观察反思他人家长主诉:最近孩子在学校经常和同学发生争执,有时还会打架,导致同学关系紧张。与过去相比,他很少参加集体活动,显得孤僻。他和现在的班主任距离很远,见到老师不会主动打招呼,对老师的批评很反感,上课会和老师争吵。回家后,他很少和父母说话,容易发脾气,不允许别人摸他的头,即使是亲人的关爱,他也会生气。因为经常生气,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不喜欢的老师上课他也不会听。他不知道该怎么做作业,也不问老师、家长,也不想让父母管他的作业。因此,他的学习成绩一天天下降。 4、评估与诊断根据临床资料的收集,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性格孤僻,难以适应外界环境;情绪不稳定,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综合分析所获取的临床资料,分析判断求助者典型心理行为异常的持续时间、强度、性质和严重程度;根据心理测试结果、躯体疾病史、精神病家族史、典型心理行为异常,排除儿童精神障碍,如器质性脑病、早发性儿童精神分裂症、儿童青少年多动症、品行障碍、情绪障碍等。求助者的心理行为异常属于心理问题范畴,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行为极端,沟通倾向差;2、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紧张;3、学习适应能力差。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与家长、求助者协商,确定以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减少求助者的极端行为;改善其现有的人际关系;增强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业成绩。 终极目标与远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人格,增强其社会(人际)适应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掌握健康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 六、咨询计划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则:行为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其适应不良的社会交往行为上,无论是攻击性行为倾向还是人际关系紧张,亦或是学业成绩的下滑,都是其社会适应模式不良直接造成的。这一系列不良的行为模式都是在其成长经历中,在人格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形成的。无论是情绪变化还是行为异常,都有个体社会认知偏差、不合理性等因素。行为的不断重复和强化又会反过来加剧认知和人格的偏差,再加上父母教养方式、学校教育环境等不利因素的加剧和催化。如果来访者得不到操作性强、针对性强、及时的行为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的矫正,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可能导致反社会、攻击性人格的发展。再加上来访者典型的心理和行为异常还未达到严重程度,又处于特定的年龄阶段,以上辅导方式更为合适。

心理咨询儿童医院_儿童心理咨询_心理咨询儿童教育

2.双方权利义务 在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及其监护人的权利义务如下: 权利: (1)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 (2)如对咨询过程不满意,可以要求更换咨询师; (3)对咨询方案、咨询费用、咨询时间有知情、协商和选择的权利。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2)遵守并执行咨询方案、咨询费用、咨询时间的约定规则; (3)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不得迟到,如有特殊情况应提前通知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权利与义务如下:(1)热爱本职工作,坚信奉献社会,勤奋学习专业知识,提升技能,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2)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基于来访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因素而歧视来访者。(3)在建立咨询关系前,咨询师必须让来访者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咨询工作可能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来访者自身的权利与义务。(4)心理咨询在与来访者工作时,应与来访者就工作重点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必要时(如采用某些疗法等),应与来访者达成书面协议。(5)心理咨询与来访者不得发生或建立任何咨询以外的关系。应尽量避免双重关系(尽量不要与熟人、亲戚、朋友或同事建立咨询关系),不应利用来访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尤其不应针对异性做出下流的言论或行为。(6)当心理咨询认为自己不适合为某个来访者提供咨询时,应向来访者明确说明,并以负责任的态度将来访者介绍给其他合适的心理咨询或医生。(7)心理咨询应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三、咨询时间及费用 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1.5小时 咨询费用:每次120元 心理测试费用: 《阿亨巴赫儿童行为检查表》80元 《EPQ青少年版》100元 《韦氏儿童智力测试》100元 七、咨询流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1、诊断评估与建立咨询关系阶段;2、心理帮助阶段;3、结束与巩固阶段。 具体咨询流程: 第一次 1999年10月23日 目的:1)了解基本情况;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3)确定主要问题;4)探究改变的意愿;5)进行咨询分析。 方式:访谈,心理测试流程: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信息;介绍咨询中的相关事项及规则;2)家长参加CBCL;儿童EPQ及智力测试,同时询问家长孩子的成长历程,特别是重大事件;3)确定咨询目标;4)与孩子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究孩子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5)将测试结果反馈给家长和孩子,并做初步的问题分析,让家长和孩子明白“为什么会发生”。6)布置咨询作业:a.“事件重演”:家长和孩子重新讨论“老师受委屈”事件,重点让孩子表达“当时怎么想的,想做什么,感觉如何”。目的是让孩子发泄;二是让家长学习和练习与孩子的沟通;三是指导如何做得更好。

儿童心理咨询_心理咨询儿童医院_心理咨询儿童教育

b.家长有必要和老师谈心,让老师更了解孩子,明确孩子的“委屈”;c.孩子找出班上最受欢迎的同学。1999年11月6日第二次 目的:1)深化咨询关系;2)突破“过激行为”应对策略。 方法:访谈、行为治疗令牌法 流程:1)行为契约法 反馈咨询任务:家长与孩子沟通“委屈”等事件,母亲与班主任谈孩子的情况。班主任得知“委屈”事件后,主动向孩子道歉。孩子有些尴尬,但上课成绩有所提高; 2)与孩子谈“最受欢迎的同学”“人际沟通”问题,找出差异,促进自我认知; 3)初步制定“行为契约”,??加强自我控制,在咨询室进行练习。 4)布置咨询任务: a.家长继续“刻意”给予正面评价:只找孩子的优点,准备至少10句好话; b.孩子按照“行为契约”行事,如:不打不骂人,每天早晨对着镜子微笑三次,上课“盯着”老师,回家说“我回来了”,出门说“我要走了”…… c.准备反馈表,记录行为。 第三次 1999年11月20日 目的:1)学会合理评价;2)提高自我控制能力;3)加强亲子沟通。 方法:访谈;理性情绪疗法,行为疗法的代币法 过程: 1)咨询任务反馈:“行为契约”顺利完成,受到老师表扬。一天午餐时,同学摸了他一下,他却没有生气。家长对孩子说了10句好话,让家长和孩子体会其中的感受。2)进一步分析行为、情绪与人际关系的关系,强化“理性观念”,引导合理评价人与事,实践评价班主任和家长。3)将“行为契约法”改为“代币法”,加强家长与孩子的联系。

4)咨询作业:a.找出班主任的三点优点;b.实行“代币法”,以“代币”的多少来赢得自己愿望的满足,如:买某一本书、去游乐场玩一次、零花钱等。第四次 1999年12月4日 目的:1)巩固咨询效果;2)培养学习策略;3)增强自信心。方法:访谈法、心理测验法、认知行为法 过程:1)反馈作业:如顺利完成,继续执行;2)肯定他的学习能力,找出学习策略的问题;3)训练“提问法”,提高课堂效率,专心学习。 4)咨询作业的布置:a.选一门课,每天准备一个问题,带进课堂,在课堂上寻找答案;b.收集别人对他的“微笑”和“好话”;c.家长继续用“代币”激励。第五次 1999年12月18日 目的:1)巩固咨询效果;2)结束咨询。 方式: 访谈过程:1)作业反馈:评价“提问式”的运用,调整提问的角度;2)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自我监督与控制;3)基本结束咨询。 制定行为目标,加强自我管理能力;4)进一步巩固与家长、老师、同学的关系。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来访者及家长的评价:“感觉同学们开始喜欢我了”;“我不再怕班主任了”;“爸爸妈妈经常鼓励我”;“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发脾气是没用的。”“孩子回家后愿意倾诉,经常讲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回家后写作业很自觉。”“多表扬孩子就好了。” 2、对咨询师的评价:通过回访与跟踪发现,本次咨询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改善了极端行为,促进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