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儿童心理科专家|第 32 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

时间:2024-09-10 14:06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10月10日是第3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我国将今年的宣传主题定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10月11日,浙江省湖州市第五中学凤凰校区操场上,学生们进行户外团队心理辅导。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刘昌荣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精神障碍不像简单的感冒、发烧、病毒感染等,如果不及时诊断、治疗,将产生终身影响,也就是说整个生命周期的发展轨迹都会受到影响。”10月9日,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科首席专家郑毅在国家卫健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10月10日是第3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我国将今年的宣传主题定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护美好未来”。当天,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杨莉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委员会主办的讲座上介绍,多动症(ADHD)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精神行为障碍,如果不及时治疗,可以治愈(如不及时治疗,ADHD症状可自行消失等),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缓解,但大多数成年多动症患者会面临执行功能差、社会适应能力弱、经济收入低等问题。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关键要坚持预防为主、群防群控,要减少引发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有害因素。”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备受家长关注,近年来,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工作被纳入深化改革和社会综合治理范围,有关部门和全社会齐心协力、努力工作,积极应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儿童专业心理医生哪里最好_儿童心理科专家医生_心理科医生儿童专家名单

两项指标表明儿童可能存在心理问题

郑毅在临床中发现,很多来就诊的儿童青少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郑毅呼吁家长要像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一样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家长如何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郑毅给出了两个指标。

指标一:孩子的情绪和日常行为出现了与年龄不符的变化,比如睡眠习惯发生改变,包括失眠、早醒、睡眠过多等,或者食欲特别差,情绪不好等。

指标二:孩子的情绪和行为给自己或身边的人带来持续的困扰和痛苦。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而可能是心理障碍的一些早期表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年)》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率为17.2%,重度抑郁率为7.4%。分年龄段来看,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随年级升高而上升,部分儿童长期处于情绪低落状态。

儿童专业心理医生哪里最好_心理科医生儿童专家名单_儿童心理科专家医生

抑郁是青少年学习成绩差、辍学,甚至自残、自杀的高危因素。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病房主任曹庆久发现,无论在病房还是门诊,抑郁患儿的亲子关系通常较差,很多家长常常会对青少年抑郁症的表现产生误解,比如孩子因为没有动力、情绪低落、容易疲劳等不愿意去上学,这可能会被误解为“懒惰”,孩子身体上的不适也可能被误解为“装病”。

曹庆久建议,家长要加强亲子沟通,学会倾听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需要,这样有利于孩子主动向父母倾诉自己的负面情绪。

孩子有心理疾病时该如何干预

临床上把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很重要的关键期,郑毅解释,如果只是发育过程中的小问题,或者适应上的轻微困难,还没有达到明显的功能障碍,还没有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社交功能,这时候如果家长、老师及时给予学生心理疏导,很多孩子是可以适应的。

第二个层次,如果孩子的问题比较明显,家长和老师很难调节,可以到学校心理咨询室或者社区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

据了解,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政法委、教育部等部门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其中明确完善教育系统心理服务网络,加强各阶段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疏导、心理支持为重点,指导试点地区探索完善心理健康体系。截至目前,试点地区96%的村镇和社区、100%的高校、近95%的中小学已设立心理咨询室或社工室。

“有些问题还没有被诊断为疾病,但综合症已经出现了。这时候我觉得需要专业人员进一步评估,可能需要用心理治疗等手段进行干预。”郑毅说,这些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辩证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

儿童心理科专家医生_儿童专业心理医生哪里最好_心理科医生儿童专家名单

第四层级是疾病层面。郑毅表示,此时应尽早到医疗机构进行评估诊断,最常见的医疗干预方式是药物治疗,此外还有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

很多家长担心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对此,郑毅解释,精神科用药相对复杂,在主动监测、定期检查的情况下,药物治疗非常安全。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已成为国家战略

为什么这么多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郑毅解释,儿童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健康快速发展时期,很多内外部因素都可能导致儿童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内外部因素包括一些认知、情感和行为发展上的偏差,表现为认知扭曲、情绪不稳定、心理韧性较差、缺乏心理韧性等。外部因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压力。

李大川说,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把这项工作纳入社会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统筹推进十分重要。

为进一步全方位高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今年4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7部门联合印发了《新时代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标志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

近年来,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相关项目,包括中央支持地方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常见精神障碍防治试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试点等,推广试点经验。许多地方也主动作为,在资源配置、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出台了诸多保障措施,这些举措共同促进了行业加强心理健康工作的积极性。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