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儿童心理科专家|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守护美好未来,专家解读影响因素

时间:2024-09-06 14:02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中国网10月10日讯(记者 彭瑶)2023年10月10日是第3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今年的宣传主题定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共护美好未来”,呼吁全社会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增进儿童青少年健康福祉。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健康快速发展的时期,很多内在和外在因素都可能导致儿童心理问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科首席专家郑毅表示,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都可能对儿童产生影响。如果不及时调节和控制,很多儿童时期的精神心理障碍会造成终身影响,首先影响社会功能和情绪变化。“有些是行为上的,有攻击性或自残行为,有些是逃避学校、与社会上的坏孩子混在一起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表现出这些异常行为。”

郑毅表示,孩子是与父母接触最多的,因此家长要像关注孩子的生理健康一样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这一点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孩子情绪和行为的细微变化,比如睡眠习惯的改变,失眠,早睡等,有的孩子可能醒得太晚,睡得太多,或者食欲不振,心情不好,有的孩子还会出现异常的行为变化,比如孩子的情绪和行为与他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不相符。第一个指标是,如果孩子的情绪和行为给他自己或者他身边的人带来持续的困扰和痛苦,这就不是单纯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而可能是心理障碍的早期表现。

心理科儿童专家排名_儿童心理科专家_心理科儿童专家名单

郑毅指出,青春期的特点是不稳定、思维活跃,但考虑问题不全面、情绪易变化、行为冲动。“这些叛逆行为让人感觉孩子变了。其实,如果不影响学习和正常生活,如果问题超出了正常青少年叛逆行为的层面,比如带来了严重的困扰,影响了社会功能,影响了学习生活,甚至影响了别人,就不能简单地归结为青春期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学会辨别孩子是出现了心理障碍还是正常的儿童心理发展和青春期变化,这样才能准确发现问题,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正常发展。”

10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护美好未来新闻发布会。中国网 郑亮 摄

心理科儿童专家排名_儿童心理科专家_心理科儿童专家名单

如果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如何干预?郑毅表示,临床分类干预分为四个等级,如果只是发育过程中的小问题或适应上的小困难,还未达到明显的功能障碍,没有影响。如果家长、老师或个人在学习、社交功能适应上出现困难,可以向学校心理咨询室或社区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

也有一些问题还没有达到疾病诊断的程度,但已经出现症候群,此时需要专业人员进一步评估,可能涉及心理治疗等治疗方法,例如认知行为疗法、辩证行为疗法、家庭治疗、心理辅导等干预。

如果达到了疾病的程度,应该尽快找医生进行评估诊断,并进行积极的医疗干预。医疗干预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

心理科儿童专家排名_儿童心理科专家_心理科儿童专家名单

“对于症状较轻的,我们优先考虑行为、心理干预,如果症状比较严重,积极配合药物治疗也是非常必要的。”郑毅强调,有些治疗是综合性的、长期的治疗过程,涉及医疗机构、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面,大家要积极配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包容心,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他们的康复,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帮助他们彻底康复。

对于药物副作用的担忧,郑毅也指出,“只要积极监测、定期复查,药物治疗是非常安全的。”

“考试与学业、升学与求职、手机与网络、情感与人际关系,以及自我与评价,这些因素都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的关键因素。”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刘培军指出,家庭、学校、社会要特别关注这些因素,共同引导、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妥善处理这些影响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生态。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干预治疗“四位一体”工作体系十分重要。希望学校和家长继续携手为学生及其子女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拥有心理健康。学校要继续做好心理健康必修课、选修课、主题活动、日常教育等,真正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筑牢预防屏障,不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责任编辑:魏菁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