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走进学生内心,提供温暖护航时间:2024-08-10 14:06 现阶段,建设心理咨询室是学校的基础之举,有爱,教育才有温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场养心、暖心的护航行动,只有能走进孩子心灵的教育,才能看到它闪光的价值。 我们学校是初中,孩子们正处于青春期,有的孩子比较敏感,比较多愁善感,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在选择心理咨询室的地点时,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有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总是咨询员很少,原因是它建在总务处旁边,学生经常去那里领取粉笔、拖把等用品。要打消顾虑,也要做好宣传,先学生表达顾虑。可以利用心理学课,普及一下心理学教师的专业水准、心理咨询室的操作流程等,让学生放下疑虑。当然,这也需要心理咨询教师态度要亲切,让学生愿意向你吐露心声。试想一下,一个冷冰冰的老师坐在温暖的地方,学生就不敢进去了。 学校应该在学生心中植入一个信念:“我有问题的时候,可以到这个地方求助。”学校也应该保证心理咨询室在学生需要的时候能及时提供服务。有的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只是空壳,人不见,名存实亡。有了心理咨询室这样的硬件,就应该有专职的心理老师来指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开心结。如果房间里有人,就应该保证开放时间。心理老师除了教学和必要的教研之外,还应该在咨询室。如果学生来了,却没有老师,那么也许他下次就不会选择这条路求助了。不要把心理老师当成“全才”,去“补贴”其他岗位,这样会造成专人不专、专场不空的情况,长此以往,心理咨询室就形同虚设了。 学生来到心理咨询室的目的是寻求帮助,但我们的目的不是让他一次次来,而是期望他有一天能满怀阳光地走出心理咨询室。这就对心理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心理学是一门理论背景深厚、实践要求高的学科,心理教师需要在日复一日的专业沉浸中不断反思,才能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心理教师的成长,首先体现在帮助学生走出困境的实践中,教学相长,教学相长。心理学也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必要的专业训练也是心理教师帮助孩子养成阳光心态的前提。只有帮助学生摆脱成长的困境,自信而阳光地走出暂时的阴霾,我们的心理关怀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 (作者杨国英为山东省济南市舜耕中学校长,张猛为该校心理学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4年4月3日,第6版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