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心理咨询|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激增,门诊预约排到半年后,家长该如何应对?时间:2024-08-01 14:06 赵女士万万没想到,小学时成绩优异的女儿小雨(化名)进入青春期后,成绩一落千丈。她对女儿的责备非但没有成为动力,反而成为无形的枷锁。母女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终于有一天,小雨扬言要跳楼。 在妈妈的善言善语下,小宇暂时打消了轻生的念头,但这件事却成为随时可能爆炸的“晴天霹雳”,埋在她心里。赵女士带着女儿去过各大医院、心理咨询室,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学校也不敢让小宇回学校。谈起半年来的求医经历,赵女士身心俱疲。 “太难了,专科医院的预约一放出来,几秒钟就被抢购一空,你能想象吗?为了尽快解决孩子的问题,我甚至请教了国学大师,还向各种神灵祈祷。”赵女士苦笑道。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增加一倍 门诊预约时间定在半年后 小宇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心理治疗师、咨询师一问三不知,求治之路充满荆棘,这是全省乃至全国的普遍现象。以我省为例,在精神心理疾病救治最集中的公立医院福州市第二综合医院神经精神科(福州四医院)和厦门仙岳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心理治疗、咨询的预约号已经排了半年之久。 造成这种短缺的原因是近年来“问题儿童”的数量成倍增长,根据《中国青少年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约有3000万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患有各类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其中30%的儿童青少年患有抑郁。 尤其当孩子们紧张的学习状态恰逢疫情的推波助澜,暴露出来的心理问题更是层出不穷,以至于业内普遍认为,疫情三年,成为历史上儿童心理问题最为普遍的时期。 很多家长都很疑惑,现在孩子的生活条件比我们小时候好多了,不愁吃不愁穿,为什么总是抑郁呢? “孩子们的生活条件富裕,但内心世界却十分单纯。”谈及儿童心理问题高发的原因,福建医科大学卫生学院应用心理学系教授、福州市医学心理咨询中心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林先浩指出,在如今“内卷化”的环境下,很多孩子的生活只剩下学习。童年乐趣的消失,剥夺了孩子释放压力的渠道,以至于自杀也呈现出低龄化趋势。此外,祖父母的教养方式、紧张的家庭婚姻关系等因素,也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偏差。 许多孩子被误诊和误诊 虽然精神科预约难,但“问题儿童”就诊率其实并不高,很多家长不承认孩子有精神疾病,更难带孩子去治疗。 当然,也有家长对心理治疗的效果持怀疑态度。“心理咨询费用昂贵,耗时较长,更何况即使投入这么多,症状也未必能100%改善。”福州的王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她在小学时就发现孩子存在一些学习障碍,但除非情况十分严重,否则她不打算带孩子去做心理治疗。 这其实反映出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忽视,很多家长把孩子突然出现的学习困难、行为怪异、抑郁、自言自语、眨眼、耸肩、撒谎、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当成是孩子小毛病或坏习惯,殊不知这些异常情况,都是孩子“心理求救信号”。 由于大多数家长和非专科医生对精神疾病缺乏了解,忽视了这些异常行为,延误了治疗。有些人甚至在儿科和内科之间辗转多年,却得不到适当的治疗。 中国儿童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毅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儿童精神疾病难以发现和诊断,国际上估计只有20%的“小病人”得到正确诊断和治疗,但在我国,“问题儿童”被误诊、错诊的概率要高得多。 “很多家长直到发现孩子身上伤痕累累,生活、学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死亡的念头临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福州市第八中学心理老师谢卫星说。 解锁治疗心理问题的正确方法 “家长要找到治疗心理问题的正确途径,而不是等到出现严重后果才去补救。”福建医科大学卫生学院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张淑薇说,“如果发现孩子出现情绪或行为障碍,最好先找心理医生,评估孩子的情况是病理性问题还是心理问题。如果预约不到心理医生,再考虑找心理治疗师或咨询师。” ▲张树伟正在接受患者问诊 张树伟告诉记者,目前心理健康工作者主要有三类: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 精神科医生主要负责“把脉问诊”,工作重心是诊断疾病、确定治疗或管理方案,有开药权,可以给孩子用药。由于一般门诊诊疗时间有限,每个病人可能只有十分钟。 相比之下,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主要负责“解开心结”,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疏通患者的情绪和内心困惑,给每位患者的治疗时间为50至60分钟,但收费也相应较高。 两者的区别在于,治疗师一般在公立医疗机构任职,而心理咨询师则多在社会机构或学校任职。除了“学术型”心理咨询师,也有一些“学识浅薄”的心理咨询师。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诊疗效果存在差异。 很多家长对治疗方法存在误区。“家长以为心理问题跟身体问题一样,吃药就能治好。其实,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的治疗难度比成年人更大,药物治疗效果也不理想,所以首选治疗方式还是心理治疗或者心理咨询”,林先浩说。 当然,治疗过程也需要整个家庭的参与,而不仅仅是医院单一的治疗。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情绪或行为变化背后的“声音”,及时帮助解决,如果不面对,很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心理咨询室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学家严重短缺 然而尽管儿童心理问题形势愈发严峻,多位专家在采访中一致表示,我国心理健康工作者严重短缺,特别是治疗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问题的专业人员。 “公立医院的精神科、心理科效率低下,经常被边缘化,医生积极性不高。目前,我省能开设独立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的公立医院屈指可数。即便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咨询工作室收费500-1000元一小时,但预约依然很火爆。这种供需状况,难倒了不少家长和孩子。”林先浩说。 张树伟也有同感,作为高校教师,教学科研是主要工作,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接手,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有时,张树伟深夜还会接到没有预约的家长哭诉的电话,希望让孩子接受心理咨询。“心里很难过,但又无能为力。”张树伟说,他手上预约的孩子都已经排到了几个月后,他们也在焦急地等待。“这说明医院和社会机构的差距有多大,这是这个时代的痛点。”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