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压力大时,50.5%受访者会向心理医生咨询,心理医生的角色愈发重要时间:2024-07-17 14:08 地图集 有多少人在情绪低落时会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上周,中国青年报社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络对200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0.5%的受访者在心理压力大时会咨询心理医生。80.3%的受访者表示,心理学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心理压力大时,50.5%的受访者会咨询心理医生 北京某985大学的研究生王梓(化名)说,虽然自己还没有进入社会,但一些外界和内在的压力让她常常感到焦虑,“比如在学习上,我想把工作做好,但是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面对实习和就业,我也纠结于自己选择什么样的职位,户口和工资哪个更重要。 已经工作了三年的张烨(化名)说,平时工作很辛苦,“有时候连个都睡不着觉”。张烨平时采用自我辅导或向亲戚倾诉来缓解压力。 舒曼是华东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在日常工作中主要面对学校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舒曼介绍说,现在进行心理咨询的人数有所增加,“一方面,社会的步伐在加快,由于工作压力、家庭教育、婚姻关系,人们的心理压力在增加;另一方面,人们对心理健康等概念的认识也在加深。 根据民意调查,83.0%的受访者会感到压力。 68.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遇到了无法解决的情况。 心理压力大,受访者认为工作压力大(62.1%)、情绪氛围消极(49.5%)、难以找到专业人士解决问题(45.8%)和快节奏(41.9%)。 当心理压力大时,50.5%的受访者会咨询心理医生,而49.5%的受访者不会。 66.8%的受访者表示找不到方便快捷的精神卫生资源 “在中国,经过短短20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发展,从业者的数量和水平以及国家对这个行业的规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舒曼说,心理咨询在中国还是个新生事物,任何新事物在发展上都会有问题。“比如,会出现行业从业人员素质道德、资质证书规范化管理等问题。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国家对行业的支持,这些都会越来越规范。 根据舒曼的说法,人们对心理咨询的态度更加宽容。“我们做过一个研究,通常咨询心理问题的人中,大约有40%的人是来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比如孩子的教育、如何化解心理压力等,大约20%的人需要药物治疗,大约30%的人处于需要心理咨询的阶段。” 张烨说,她身边有朋友同事,因为情绪和工作问题去咨询心理医生,“心理医生的帮助肯定会更加科学合理,情况会更快缓解。但是,除了大学和医院系,社会上心理咨询机构并不多,做得好的就更少了,所以有些人在这方面的积极性并不高。 50.5%的受访者认为,在心理压力较大时,应及时向心理医生求诊,80.3%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医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心理咨询问题上,66.8%的受访者承认找不到方便快捷的心理健康资源,53.8%的受访者表示有些人对心理咨询和心理学家有偏见,51.2%的受访者表示人们对独立咨询的意识较弱。 69.9%的受访者认为促进心理咨询的重要性 王梓觉得个人心理健康是一件比较私密的事情,不愿意向陌生人倾诉。“也许这种想法是首先要打消的。” 舒曼认为,有几点值得向国外心理咨询学习,“首先,国外很多心理咨询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将个别问题推广到家庭、联络小组等进行系统协调,这是一种综合观和生态观相结合的辅导模式。其次,更注重人的价值,比如内向的人,不要让他/她变成外向的人,很多科学家都是内向思考的人,要认同客户,提高自己的自我价值认同,让自己更好地成为自己“。 同时,舒曼也表示,行业从业者要有专业意识和学习意识,以患者为出发点,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才是根本。“我们应该互相学习,互相弥补,真正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在调查中,69.9%的受访者表示宣传心理咨询的重要性,59.1%的受访者希望公司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建设,53.1%的受访者希望建立心理咨询诊所,44.3%的受访者表示要提高情绪管理意识。 在答卷人中,女性占50.7%,男性占49.3%。00后占0.5%,90后占19.9%,80后占55.2%,70后占17.7%,60后占5.4%,50后占1.1%。(记者 杜元春). +1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