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心理科专家|暑假期间青少年心理压力减轻,北医六院儿童精神科医生分享开学季心理变化时间:2025-01-13 14:09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记者|吴琪 口述|林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医生、家庭治疗师) 全套诊所 我从事青少年心理治疗已有十多年了。暑假这样的假期,我们儿童心理医生相对轻松。首先,放假了,青少年的学习压力大幅减轻,生活节奏也放慢了很多。孩子们有时间吃喝玩乐,心情也很容易好。而且,很多家长也轻松了,不用每天面对孩子的成绩了。想到孩子能吃能玩,他们之前表现出的情感问题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们应该带孩子去精神科接受治疗。看到了。开学前,家长常常抱有一种错觉,认为孩子不会有任何问题。 开学季一到,我们北医六院(北大六医院)的儿科医生就开始说:我们只要等两周,就会忙得不可开交。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家长往往认为只要看到他们还能上学就没什么问题。孩子们也很难正常上学。但开学一两周后,有些孩子确实没办法上学了。这个时候,家长们不得不放弃幻想,面对现实,只好带着孩子去医院。所以开学两周后,我们的门诊就变得非常繁忙;开学一个月后,儿童病房进入住院高峰期,入院困难。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医生、家庭治疗师林红(黄宇 摄) “我的孩子需要精神治疗”是很多家长不愿意面对的事情。许多表现出心理问题的孩子通常都是从身体症状开始的,这些症状可能会变得非常严重。例如,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可能导致多次去医院急诊。也有很多孩子出现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痛、眼痛、牙痛、胃痛、恶心、呕吐、心慌、发烧等,但经过各种检查却没有发现问题。而且这些疾病的发作往往有明显的规律,比如明天上学,明天考试。多年来,我们儿科、牙科、消化科、心脏病科等科室的同事加深了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认识。在排除身体疾病后,他们往往会建议家长带孩子去看精神科医生,进行心理咨询。医生。 成人抑郁主要表现为嗜睡状态,但青少年抑郁往往表现为烦躁易怒。然而,当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器质性没有问题时,就会说:“检查后不是明明没有问题吗?肯定是装的。”然后我就问:“你能假装给我看吗?你真的能让自己心动过缓到急救的程度吗?你真的能痛得满头大汗吗?”我见过太多家长,当孩子出现身体症状时,就变得无比焦急,到处求医,生怕孩子得大病。但一旦得知孩子可能有心理问题,父母的态度就完全改变了。他们不但不着急,还很可能责怪孩子。 “其他孩子不也是这样吗?为什么只有你一个人有问题,不能上学?” 孩子为何无法上学?他们对疾病有什么看法?我们应该问这个问题吗?近年来,儿童的心理意识有所增强。我们会看到一些孩子主动要求家长带自己去看医生,范围从高小学生到中学生。孩子们与同龄人谈论心理健康问题,其耻辱感比与父母谈论要低得多。 《小欢喜》剧照 当孩子没办法上学的时候,很多家长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孩子在学校怎么了?诚然,如果一个孩子不能上学,可能是因为他在学校遇到了挫折,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或者是人际交往上出现了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家人无法让孩子平静地离开。比如,父亲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很不好,两人甚至可能会发生暴力行为。同情父母的孩子,担心父母离开会被欺负,或者担心父母离婚。自己该做什么呢。对家人的关心阻碍了孩子向前迈出一步。 在学校遇到的困难 当孩子在学校遇到困难时,家长有时很难理解。例如,我治疗的一位客户是一名小学六年级的男孩,突然无法上学。在采访他的过程中,我发现他当时的班主任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位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了严厉的体罚。虽然老师没有体罚他,但他为受到体罚的孩子们感到难过,并对老师的行为感到极为愤慨。他愤怒地对我说:“像他这样的人不配当老师。”当我提出这一点时,孩子的妈妈不明白,“被惩罚的孩子都很好,但你只是看着,为什么不能去学校呢?” 这样的孩子往往生来就非常敏感。他们对他人的困境有强烈的同情心,对公平正义有很高的要求。很多时候如果我们简单地认为孩子单独生病了,那只是一种症状。儿童是家庭和社会中最脆弱的环节。可能是生态的某一部分生病了,体现在孩子这个最脆弱的环节上。 。所以并不是孩子有病。我们只是整天盯着孩子,研究他出了什么问题。 《我的故事很长》剧照 对于这个男孩,我建议他妈妈给他换班级或学校。否则,孩子在这里吃药住院,等他回到学校环境时,如果刺激他的因素不改变,孩子还是会出现问题。我建议她也提前打听一下不同老师的性格,最好给孩子找一个温柔的班主任。妈妈一开始显得很不情愿,觉得转课很困难。我说如果这样的话我作为医生也无能为力。同时我也告诉家长,保护未成年子女是家长的责任。作为父母,这是你必须站出来帮助你的孩子的时候了。对于一个弱小的孩子来说,长期面对一个明显不利于他成长的环境是不合适的,而且孩子也很难做到。父母需要想办法给孩子一个更舒适的小环境,至少是一个正常的小环境。 家长还是想了办法,把孩子转到了老师温和的班级,他很快就愿意继续上学了。他很高兴地说,以前的同学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觉得自己很幸运,对自己现在的处境也很满意。对于这个孩子来说,由于妈妈的积极配合,治疗似乎更容易,效果也很容易看到。 在我看到的家长中,有的夸大了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有的则过于忽视环境。如果孩子在学校遇到的挫折确实是学校和老师因素造成的,家长就应该想办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你的孩子越小,你就越要注意他的环境。比如孩子的班级有多少个孩子,班级风格是什么样的,班主任的特点是什么?并不意味着你送孩子上学就与你无关。当你的孩子回家时,不要只看他的成绩,他是否高兴,他是否担心。孩子担心什么?对父母来说看似一件小事,对孩子来说却可能是一件大事。我们必须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 《加油!妈妈》剧照 这个困难可能是学习上的困难,也可能是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困难。当孩子跟父母说话时,父母应该能够理解,而不是指责孩子或冲出去与学校争论。明智的父母会理性、平衡地处理人际关系。只有心态稳定,才能处理好孩子遇到的各种问题。 家庭允许孩子成为孩子吗? 还有一些孩子的家人阻止他们和平离开。但很少有家长意识到这一点。我治疗过一位来自山东农村的女孩。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她突然不能去上学了。了解后,我发现这个女孩面临的困难主要与她的家庭有关。她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与她的感情也很深厚。然而奶奶却意外去世了,奶奶去世后她也没有机会和奶奶告别。爷爷也深受影响。从此以后,他每天只能抱着一瓶酒睡觉。至于这个女孩的父母,因为她父亲的外遇而陷入了困境。爸爸妈妈开始打架,有一次爸爸打断了妈妈的胳膊。 我发现这个女孩很敏感,很有写作天赋,所以我建议她通过写日记来治愈,我慢慢地给她指导。过了一会儿,当我们在讨论是否可以尝试去上学时,她脱口而出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我走了,我爸爸把我妈妈打死了怎么办?”孩子对父母说,他的忠诚远远超出了父母的想象。有很多孩子,默默地为父母承受着情感压力。我们的家庭应该让孩子成为孩子,而不是让孩子介入成人之间的关系。 《我穿越了风雨》剧照 孩子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如何才能安心走自己的路呢?如果夫妻关系失衡,敏感的孩子很容易承担起较弱父母的角色,为父亲或母亲承受压力。一个不开心的父母很容易让孩子反思自己:是我让爸爸(妈妈)不开心了吗?一定是我做错了什么,让父母吵架了。我很想告诉孩子们:大人有大人的事,与你们无关。我还要对父母说:让孩子做孩子,不要让孩子卷入大人的关系中。 对于这个来自山东农村的女孩,我也处理了奶奶去世带来的悲痛,用一些方法让她告别了奶奶。我还帮她看看她爸爸和妈妈各自的情况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女孩渐渐意识到,母亲不仅仅是夫妻关系中简单的受害者,她也有自己的问题。母亲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女儿拉到自己身边,增加她的“筹码”。当孩子有能力看到这一点时,我问她:我们可以退出父母关系吗?妈妈已经是成年人了,你不需要为她承受,你有自己的世界,做你自己就好。女孩能够上学,考上了大学,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阶段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通常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他或她的父母负责。如果没有父母的喂养和照顾,孩子可能无法生存。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看到父母的缺点,开始批评、贬低父母。接下来,孩子们逐渐长大,进入成熟阶段。他们能够理性、客观地对待父母,看到父母的缺点,也看到父母的优点,用爱心对待父母。一个人的大脑功能真正的成熟发生在25岁左右。因此,我们的社会不应该对青少年过于严厉,而应该耐心等待一个人的成熟。 《狗十三》剧照 我们从事儿童心理治疗工作的人总能看到孩子的难处,也知道现在的孩子有多难。我们更习惯站在孩子的处境上,感受他们的困难。例如,如果父母要求孩子考试考第一名,而第一名是小概率事件,那么这个要求就是极端要求。一次考试获得第一名还不够,还必须再次获得第一名。让你的孩子为难是多么困难。也有一些家长不希望孩子说自己做得不好。当孩子在学校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时,家长一告诉他们,他们就赶到学校与老师、学生和家长讨论。可想而知,结果是他们往往不仅不能帮助孩子,反而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在一个比较困难的小环境里,如果你的孩子以后遇到什么事情,他还敢告诉你吗? 很多父母不让孩子做任何家务,显得很溺爱孩子。但他们情感忽视了孩子,不关心孩子的感受,对学习要求极高。一次考97分,下一次考95分是很正常的。但有些家长不肯放手,对孩子不断地唠叨、批评。无论孩子如何解释,家长都会单方面地、固执地认为,是因为孩子前一天晚上没有听家长的指示认真复习,所以考试丢了这2分。结果家长和孩子吵了一晚上,气得孩子一晚上都没好好学习。其实,缺少这2点有那么重要吗?再说了,我怎么可能因为不听父母的话而错过了这两点呢?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吗?父母只关注分数,但对孩子真正重要的情感却被父母忽视了。这是本末倒置,实在令人遗憾。 《底线》剧照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其实对父母提出了特别高的要求。父母有责任给予孩子爱。我们不是老师或学习辅导员。我们不需要帮助孩子学习,也不必总是对学习提出不切实际的高要求。今天的孩子在学校学习的压力足够大。家长自己能稳定心态吗?当大环境对孩子不友好时,我们有能力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的小环境吗?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无条件地爱我们的孩子并关注他们的情感。我不提倡所谓的父母和孩子做朋友,因为朋友是完全平等的,但父母要对孩子负责。如果孩子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需要家长帮忙解决,家长一定要承担责任。但这个解决方案需要智慧和不断学习。 一些高小学生告诉家长,班里的小环境就像一场宫廷剧。她觉得人际关系太复杂,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她的父母告诉她,我们应该对他人友善和友善。这是事实,但对这个孩子没有帮助。最终,孩子在学校表现不佳。她积攒了很多愤怒,无法去上学。所以我们不是在温室里养育孩子,我们无法避免孩子在现实社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果我们父母都是心智成熟的人,我们就更容易运用各种智慧来帮助孩子,而不是在困难的时候忽视他们。 如何做一个成熟、明智的父母,是当今所有父母都需要学习的。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们稍后再说。 《春天》剧照 (对于本文涉及的案例,相关信息已被重写,以保护访问者的隐私) 排版:空斗/审稿:冉宁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