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疏导|心理咨询费用高昂成患者心病,重庆大学生因费用放弃抑郁症治疗时间:2025-01-11 14:10 郭远鹏 重庆某大学大二学生李翔最近常常感到迷茫、无助、郁闷。他到一家公立三甲医院挂号看病。医生诊断他患有抑郁并建议定期治疗。了解收费标准后,他无奈选择放弃治疗。 “一次挂号和治疗费用就几千块钱,如果长期治疗,家里就承担不起。”李响说。像李响一样,需要心理治疗却因承担不起高昂费用而不得不放弃的患者还有很多。心理咨询和治疗费用过高,已成为患者的“病”。 (《法治日报》5月15日) “了解费用后我更抑郁了”“价格太贵了,我买不起”……在多个社交平台上搜索发现,心理咨询昂贵的话题总是能引起这个群体的共鸣。心理咨询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给广大患者带来希望和温暖。高昂的心理咨询费用让一些患者“沮丧”、“无力承担”。无疑,这会增加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负担。 高昂的心理咨询和治疗费用不仅让患者痛苦不堪,也给他们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为什么心理咨询会让患者“登不上峰”?目前,心理咨询方式主要有在线咨询、电话咨询和面对面咨询三种。收费标准根据咨询师水平、咨询时长、地区等差异很大,从每小时200多元到每小时2000多元不等,通常按一个完整的疗程收费,一个疗程收费。治疗费用可能高达数万元。 。 由此不难看出,精神疾病的治疗服务尤为重要。一方面,精神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抑郁风险检出率呈现低龄化趋势;另一方面,看诊和治疗费用过高,难以承担,成为此类疾病患者的“烦恼”。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心理咨询价格居高不下呢?心理咨询市场供需失衡是价格飙升的主要原因。专业心理咨询咨询师紧缺。此外,心理咨询收费标准参差不齐,有的甚至没有明确的标准。再者,在一些地区,心理咨询市场鱼龙混杂,一些不法商家趁机牟利,使得心理咨询价格水涨船高。 心理咨询不能让人“遥不可及”。加强行业监管,规范收费标准。政府部门应制定合理的心理咨询收费标准,确保收费透明、合理。要加大心理咨询培训力度,缓解供需矛盾。心理咨询机构要承担社会责任,开展更多公益项目。政府还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经济困难的患者提供免费或低价的服务。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