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疏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关注度提升但实施效果待加强时间:2024-12-05 14:07 近年来,人们比以往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一些学校纷纷设立心理咨询室,辅导员应运而生,消除学生的心理忧虑,引导学生走向心理健康。 但现实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已经大大降低,成为了装饰品。在一些学校,心理咨询活动常常被随意替换为其他活动。有的心理咨询室有“铁将军”把守,招牌上布满了灰尘。 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不高,不希望孩子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健康教育上。二是部分教师心理健康观念淡薄。他们把与其他老师的竞争放在教学成绩的排名上,无暇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尽管有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缺乏对学生心理的科学判断,无法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因为他们半途而废或“赶鸭子”。架子”。咨询往往是肤浅的。第三,不少学生对心理咨询老师缺乏信任,导致心理咨询室受到“冷遇”。 如何让心理咨询室不再是摆设?一方面,学校要真正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真正重视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老师的作用;另一方面,心理咨询教师要主动与学生接触、沟通,增强工作的有效性。 尤其是在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为了有针对性地打开学生的心扉,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条件的学校不妨邀请专家来校或让老师外出学习和学习。开展可操作性、实用性心理技能培训,培养和提高教师心理咨询能力,使心理咨询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同时,学校要建立包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评价的一部分。 不要等到学校发生重大安全事件时,大家才想起心理咨询室的存在。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日渐荒凉的心理咨询室才能变得大众化。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