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2023 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守护美好未来时间:2024-09-08 14:01 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 2023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全国宣传主题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护美好未来”。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的通知》,旨在呼吁全社会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认识、加强关注,共同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的人能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情绪正常,性格和谐。心理健康的人不是没有痛苦和烦恼,但能及时摆脱痛苦和烦恼,积极寻找新的途径改变不利的现状,能自由适度地表达和展现个性,与环境和谐相处。 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频发,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中小学时期是人的行为、个性和智力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中小学生由于身心变化迅速,加之文化知识和社会经验的缺乏,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1、心胸狭隘:心胸狭窄,不宽容、不理解别人,为琐事斤斤计较,吹毛求疵。 2、嫉妒:当别人比自己优秀时,就会不自然、不自在,甚至产生敌意,甚至会攻击、诽谤别人,发泄自己的嫉妒之心。 3、敏感:即神经质、多疑,常把别人无心之言或无关之举,当作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并因此而喜怒无常,情绪不稳定。 4、失落感:中小学生有许多幻想,希望把它们变成现实,会为此做出各种努力,甚至刻意追求。当这种需要持续得不到满足或只得到部分满足时,就会产生一种失败感。 5、自卑感: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自己各方面都比别人差,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这种自卑感严重影响自己的心情。 6、叛逆: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过渡期,独立性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渴望摆脱成人的监管。同时,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特性,往往会对一切都持批评态度。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学业压力大、家庭不和谐、家庭暴力、校园欺凌、网络成瘾等。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心理问题? 1.入睡困难、易醒,睡眠质量差。 2.长期感到恐慌,失去安全感。 3、对自己和他人失去信心,对学习、生活极度失望。 4.感觉无助、空虚、情绪持续低落。 5、不愿意与人交流,突然变得内向,甚至孤僻。 (一定要善于观察,如果孩子出现上述情况,并且持续两周以上,家长和老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青少年如何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1、学会控制情绪。情绪是心理活动的核心,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青少年通过认识和了解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学习情绪调节的基本方法,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保持积极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进行适度运动。运动是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适度运动,每周3至5天,每天运动30分钟以上,对预防和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很有帮助。 3、保证充足睡眠。睡眠质量是身心健康的综合体现,睡眠不足会损害情绪调节能力,增加负面情绪。青少年应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少熬夜、早睡早起。 4、积极寻求支持。当青少年遇到难以通过自我调节克服的心理困境时,可以积极向同学、朋友、父母、老师、专业心理工作者等寻求帮助,在各方支持下,恢复自身心理平衡,走出不良心理状态。 父母可以怎样帮助孩子? 1.一切以孩子健康成长为中心 我们不应该单纯按照父母的意愿对待孩子,也不应该单纯的遵从孩子的意愿,一切应该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中心,如果只是发泄自己的焦虑、失望、怨恨,反而会导致孩子向远离健康的方向发展。 2. 两个基本点 基本点1:让孩子自然成长 帮助一个孩子健康成长,除了让他得到该得到的,也应该让他失去该失去的,一切都是他应该经历的,这样他的人生成长才完整。 基本点二:让孩子在肯定中成长 3. 避免三个错误 避免重物质轻精神,在保证物质基础的前提下,让孩子学会通过努力奋斗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愿望。 不要只重视智商而轻视情商,家长应帮助孩子学会辨别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并适当地与人交往,培养出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 切忌只重视学龄后而忽视学龄前。身为父母,必须下定决心用心养育孩子。你可以向父母寻求帮助,但不能放弃照顾孩子的责任。早期监护人和监护场所的稳定,有助于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 4. 关注四个重要发展阶段 婴幼儿时期要注意,婴幼儿时期需要有一个足够好的妈妈。 专注学龄前阶段,保持亲密的情感联系,减少日常照顾,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感觉。 关注学龄期。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平等对待孩子;尽量不提供学习辅导,让孩子自主学习;给予适当的肯定。 关注青春期。理解、接纳孩子,充分理解青春期心理,用积极的方式与孩子沟通,不控制、不要求太多。包容孩子的困惑,愿意做他们的心理咨询师,站在孩子的背后,陪伴他们前行。正确对待异性交往。青少年通过异性交往认识自己,学会性别尊重与平等,进入匹配的性别角色。这比任何理论教育都有效。 老师们能做什么? 1. 微妙的暗示来建立信心 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通过真诚的微笑、关怀的眼神、鼓励的话语、看似不经意的赞美等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暗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看到自己的能力,克服自卑,建立自信心。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客观地评价自己,让学生明白我们有别人羡慕的优点,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缺点,学会接受自己。 3.善于引导和培育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心理现象,耐心帮助学生分清积极与消极、乐观与悲观、自尊与虚荣、骄傲与傲慢等不同心理品质的界限,引导学生合理释放和调节情感,减轻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引导学生学会多方面、多角度看问题,心胸宽广,宽容待人处事,拥有丰富的情感。 4.组织练习,锻炼意志 学校可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积极克服活动中出现的困难,锻炼自律、自我调节、自我教育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养成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在活动中成长、成熟。 如果经过孩子、家长、老师的共同努力,上述问题仍未得到改善,可拨打牡丹江心理援助热线或到牡丹江南山医院寻求专业帮助。牡丹江南山医院将充分发挥社会职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为焦虑、抑郁、睡眠障碍、情绪管理等方面需要帮助的人群提供团体心理评估、心理减压、心理咨询与治疗等服务。 南山医院心理科配备温馨、隔音、安全的心理咨询室,先进、精准的心理评估管理系统,沙盘心理治疗设备、减压放松舱等仪器设备,以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活品质、获得更多幸福感为目标,严格遵守心理治疗行业的相关规范和指南,为不同人群提供优质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服务,帮助来访者恢复与社会环境的协调与适应。 牡丹江市心理援助热线: 0453-- 撰文:年雪飞 一级审稿人:张文玲 二级审稿人:王红丽 3级审稿人:陈光军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