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去哪找心理医生疏导|东航 MU5735 航空器飞行事故救援现场:不放弃每一个希望,全力搜寻

时间:2024-09-02 14:01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3月25日,搜救人员在藤县空难核心现场开展搜寻工作。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3.21”东航客机失事现场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中,消防救援、武警、公安、民兵等力量正加紧地毯式搜寻。截至25日下午,国家应急指挥部已出动7000余人、200余辆车、5架直升机和一批搜救设备。

人是天,生命至上。不放弃希望,不惜一切代价挽救生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是应急救援的责任和使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对一个国家总体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意义何在?如何加强应急力量建设,提高预防和应对灾害事故的能力?如何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优势,推动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

事故发生后,各方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加紧地毯式搜寻,不放弃任何挽救生命的希望。

科学有序的救援是事故发生后应急处置的关键。事故发生后,中央和地方立即启动应急机制。按照《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成立了国家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包括:中国民航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民政部、国家网信办、中宣部、国资委、地方人民政府等。中国民航局在事故发生当天就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协助当地救援和灾后处置工作。

按照国家应急指挥部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搜救、灾后处置、疫情防控、后勤保障等五个工作组,自治区、梧州市、藤县两级党委政府全力组织现场救援,广西出动消防、武警、公安、民兵等救援人员1400余人,驻桂、粤两地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人员678人,积极有序开展现场救援,调运消防器材、救生衣等现场救援物资,协调电力、通信等部门,安排3辆应急电源车、运送6台应急发电机运抵现场,设置应急通信设备,确保救援现场电力供应强劲、基站间通信畅通。

南部战区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梧州军分区、武警梧州支队立即组织救援力量赶赴事故现场开展救援。事故当天16时15分,武警梧州大队与当地应急管理部门取得联系,调集30余名官兵携带铁锹、救生绳、救援包等物资提前出发。上午10时40分左右到达救援现场,开展现场封锁、搜救、清理工作。

梧州还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紧急调集2000余名工作人员,协助开展搜救、后勤保障和事故后续工作。救援力量2248人,各类车辆设备180余台,进一步扩大搜索区域,分秒必争地开展搜救工作。除继续在原有的核心区域开展搜救外,目前搜索面积已扩大至近20万平方米。

医疗保障方面,广西、广东等地卫健委组织多名重症救治、烧伤、骨科、创伤等领域专家赶赴当地开展医疗救援工作,现场设立急救点,安排一二线救治医院,开辟快速通道,并准备好血液和各类救治物资设备。梧州开设定点医院,组建200余人专科医生队伍,随时准备应急救治。梧州市民积极无偿献血,为救援工作提供血液保障。同时,70名心理医生随时待命,随时准备为抵梧人员家属进行心理辅导,并安排志愿者对家属进行一对一服务。

去哪能找心理医生疏导_心理医生做心理疏导_心理疏导是去医院还是机构

“目前搜救工作仍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搜救队还在逐一排查事发区域附近的摄像头和目击者,试图找到进一步的线索,并在技术调查组的协助下,进一步扩大搜索范围。”3月25日,在国家应急指挥部举行的第五次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表示,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任何幸存者,但寻找的努力从未放弃。

国家综合消防救援队3000余支,国家专业救援队近百支,地方专业救援力量3.4万支,国家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在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更是紧迫任务。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面广、发生频繁、损失惨重。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应急管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传统领域煤矿、非煤矿业、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行业重大事故仍时有发生。新兴领域,新能源、新工艺、新材料广泛应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一些以前“难以想象”的“小管理”风险日益凸显。

“长期存在的深层次存量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新的增量风险不断积累,提升应急能力的要求更加突出、更加紧迫。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要抓好安全保卫工作,这是长远之计。”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薛澜说。

统一协调、密切配合是应急处置的重要组织保障。2021年5月21日、22日,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分别发生6.4级、7.4级地震。随后,应急管理部派出工作组赴云南、青海,派出国家综合消防救援队赴地震灾区开展紧急救援,紧急调拨救灾物资全力支援当地抗震救灾,组织专家组开展灾情评估。全省出动各类救援力量2.3万余人,全力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共疏散群众5662人,紧急转移安置群众5.7万人。

发挥专业优势、实施科学救援,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同样重要。2021年1月10日13时,山东五彩龙投资有限公司栖霞市虎山金矿回风井在基建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22名工人被困井下。事故发生矿井为深近700米的“独眼井”,岩体地质复杂,地下涌水等情况复杂。迅速调集国家级矿山救援队、高科技设备和技术专家团队。建立体系,开辟救生通道,实施科学救援。经过1000余名救援人员连续奋战14个昼夜,11名受困人员被救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应急管理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加强,初步形成了统一指挥、专职专干、快速反应、上下协调的中国式应急管理体制。随后,成立了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建立了各项应急管理领导体制,在防灾减灾救灾、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

记者从应急管理部了解到,我国已初步建立以国家综合消防救援队为主力、专业救援队为配合、军队应急力量为突击、社会力量为辅助的中国式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去哪能找心理医生疏导_心理医生做心理疏导_心理疏导是去医院还是机构

国家综合消防救援队以消防救援队、森林灭火救援队等为主,组建水上、山地、地震、航空、防洪、化工等专业队伍3000余支,新增消防车及专业设备6500余台。同时积极推进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组建地震、矿山、危化、隧道施工、工程救援、航空救援等国家应急救援队近100支、2万余人;地方政府专业力量约3.4万支、134万人。

国家卫生应急救援队是国家在各地组建的紧急医学救援组织,近年来响应了四川芦山地震、云南鲁甸地震,开展了菲律宾海燕台风救援工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卫生应急救援队做到了车载队伍、一体化装备、自保的要求,同时坚持平时与应急相结合的要求,积极开展义诊、派医下乡、社区卫生应急、大型活动支援等活动,为民众提供公共卫生应急服务,提高全社会卫生应急素养和自救互救能力。

目前,与应急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措施已达400多件,一批与应急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正在制定、修订中,规范化、法制化有助于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2月14日,《“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全文发布,规划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夯实应急法制基础等重点任务作出安排。

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应急管理法治的大力推进。去年12月,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司法部长唐一军就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修改作出了说明。作为我国规范应急管理领域的基础性法律,这是该法实施以来的首次修改。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办法、预案、规章、通知、指南等已有400余件,涵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突发事件。初步建立了以宪法为基础、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核心、相关单行法律法规为支撑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法律体系。

“目前,安全生产领域相关法律法规比较完备,自然灾害防治、应急救援组织、国家消防救援人员、危险化学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都在制定、修订之中。”中国政法大学应急管理法律与政策研究基地主任林洪超说,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应急管理领域出现了大量的立法、修法活动。

作为应急法研究学者,林宏超参与了应急救援组织、国家消防救援人员等多部法律的起草。他告诉记者,实践中,应急管理立法呈现出“启动多于完成”的特点,即立法启动、修改法律的工作很多,但完成的相对较少。对此,林宏超解释,应急管理领域的立法修改很多都是要与体制机制改革相匹配,要充分考虑跨部门的协调、法律之间的配合等。“比如关于应急救援组织的立法,我们的应急救援队伍类型很多,有综合性、专业性和社会性救援队,全国有几百万之众,建设、管理、指挥过程中的权利义务需要充分处理。”

同时,疫情也会对法律的制定产生影响,突发事件应对法、传染病防治法等多部法律的修改都是在疫情的推动下进行的,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相关立法也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适应实践需要。

去哪能找心理医生疏导_心理医生做心理疏导_心理疏导是去医院还是机构

“我们提上日程的立法、修法计划都是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与应急管理领域体制机制运行基本匹配。”林洪超建议,今后要加快研究协调,把已经进行的立法、修法计划整合到未来规划中,尽快完成。

加强风险防范工作,提升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打通基层应急救援“端”

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涉及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加之各类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事故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的关联性和耦合性日益增强,这些都为新型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时代给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带来新的挑战,面对这些新形势,应该解决哪些问题?

薛澜认为,一方面要处理好“防”与“救”的关系。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成立了综合应急管理部,解决了应急救援工作集中协调、资源整合的问题。救援力量可以减少各类灾害事故的损失,但不同专业部门在应急响应的不同领域还是能有所作为的,各类灾害事故都要有相应的力量,做到早扑、小扑,防止事态升级。

“现代应急管理的一个核心点就是加强风险防范,化解或缓解各类风险及其危害,从而大大减少应急救援的压力和损失。”薛澜说,这需要相关专业部门主动承担风险,同时应急管理部门也需要发挥好应急指挥机构的统筹协调、综合防范和应急准备作用,带动相关专业部门和社会各界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另一方面,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需要推动政府部门之间的开放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一个高效的现代应急管理体系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作为支撑,需要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以及各级政府之间的资源共享,更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薛澜指出,很多政府部门之间存在数据壁垒,数据的“部门墙”和“行业墙”导致信息不对称、风险信息泄露、数据不完整、风险防范能力不强等现象普遍存在。

应急管理部规划财务司司长唐从远表示,“十四五”期间,将实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建设全国风险监测感知预警平台,同时升级改造覆盖安全生产重点企业的监测预警网络,加快完善城乡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城乡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一网管理”,提高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

从地方应急部门实际情况看,不少基层站所相关人员、职能尚未整合,应急工作不同程度存在人员不足、质量效率低下的问题。为建立健全基层防灾减灾救灾力量体系,应急管理部已印发了风险监测综合减灾司司长陈胜介绍,“十四五”期间将实施基层应急能力提升规划,开展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标准化建设。加强和规范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微型消防站建设,推动建立社区、村级应急服务站。

目前,各地也在不断探索提升基层应急救援能力的途径,如山东省今年将新建不少于1500个基层应急救援站,打通基层应急救援“两端”,未来两年还将配备大口径钻机、全数字化千米深井救援绞车、应急救援机器人等应急物资装备,不断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