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儿童心理科专家|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守护美好未来: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 10 月系列活动即将开启

时间:2024-08-26 14:06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10月10日是第3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这也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第二次明确提到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四川省精神病中心主任周波说,这是因为近年来,全国乃至全球患有精神卫生问题的儿童青少年数量急剧增加,上升到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措施的地步。儿童青少年事关社会发展、关乎祖国未来。他呼吁全社会关注儿童心理健康,推动形成有效衔接家庭、学校、社会、专业机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为此,10月份,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院区/四川省精神病中心将开展一系列专题活动,通过科普直播、义诊、发布公益宣传片等形式,倡导消除自我歧视、出现症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的理念,营造社会关爱身心疾病患者的良好氛围。

四川省精神病中心主任周波、儿童综合心身科主任黄玉兰就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直播。

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总体患病率为17.5%

周波介绍,根据我国首次全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总体患病率为17.5%,“已接近成年人精神障碍发病率。”周波说。

心理科儿童专家名单_心理科儿童专家介绍_儿童心理科专家

《中国国家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年)》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4.60%,重度抑郁占7.4%。青少年心理问题成因复杂,与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社会支持因素、心理应激事件等有关,不仅是一个医学心理问题,更是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全方位关注。

周波表示,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障碍按不同年龄阶段可分为儿童发育早期的孤独症、自闭症,随着年龄增长出现多动症、抽动症,过渡到情绪障碍;在青少年中晚期,常见类似成人精神障碍的抑郁、焦虑、强迫症、情感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由于不能适应新环境而导致的学校厌恶等适应障碍。

什么情况下要关注孩子的情绪问题?周波说,简单来说,如果儿童青少年出现学校厌恶问题,家长就需要引起重视。从临床问诊看,不少来就诊的孩子在治疗前,就表现出割手、掐自己等自残行为。“这种情况说明孩子的情绪问题已经超出了自身的调节能力,家长需要及时带孩子就诊。”周波说,在此之前,儿童情绪问题也有“苗头”,“比如孩子出现不开心、苦恼的情况,尤其独处时,会躲起来哭闹来排解情绪,这就需要家长及时关心关注。”

周波说,一些家长也抱怨,觉得自己对孩子关心够了,孩子却不说,不愿意跟他们交流。“这就需要家长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家长是不是太紧张了?是不是管得太多,给孩子太大压力了?是不是让孩子觉得父母一直在看着自己?自然就不愿意跟父母交流了。这时候,家长越紧张、越焦虑,孩子就越抗拒。”

如何改善亲子关系?

专家开出“药方”:冷静、尊重、信任

儿童心理科专家_心理科儿童专家介绍_心理科儿童专家名单

当父母与孩子之间出现沟通问题,甚至亲子关系出现障碍时,该怎么办?周波给家长们开出了“药方”,他总结为“冷静、尊重、信任”。

第一是保持心态平和。周波表示,家长经常会过度焦虑,认为孩子需要严格管理,要按照家长制定的目标去学习生活,否则孩子就容易“沉迷游戏”“沉迷手机”“成绩差”,甚至“成为坏孩子”。但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发展规律,过度的控制和紧张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压力。家长不妨保持心态平和,以豁达的心态与孩子建立正常沟通的前提。

第二是尊重。“尊重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周波解释,孩子一般有两个叛逆期。第一个叛逆期是两三岁的时候,孩子处于探索世界的阶段,不能吃不能玩的东西,都要去尝试,这是孩子在探索自己的边界。第二个叛逆期是青春期,小学高年级、初中高年级。这个时期,家长通常对孩子管控过严、过分紧张,孩子就会越叛逆。

“但如果孩子没有在应该反抗的年龄反抗,也存在潜在的危机,因为如果他在成年早期反抗,可能会惹上更大的麻烦,”周波说。

第三是信任。周波说,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不施加外力,大多数孩子都会向主流方向发展”。周波举例说,就像羊群一样,只要头羊领先,后面的羊即使偶尔落后,只要叫一声,就会发现主群已经向前,就会加快速度追赶上来。

问题是,很多家长不信任孩子,认为管不好孩子就会走上歧途。“所以我们家长如果能平和一点,尊重孩子、信任孩子,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就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按照自己的性格特点去发展,这才是孩子将来健康成长的前提”,周波说。

儿童心理科专家_心理科儿童专家介绍_心理科儿童专家名单

“过去人们简单认为,孩子出现厌学、情绪不好、甚至自残等心理健康问题,是因为学业压力过大。但事实上,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周波说,无论是临床还是调查结果都显示,家庭关系是儿童情绪问题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我们通常认为,孩子的情绪问题主要来自于家庭、同学、老师,以及孩子对自己的要求。”周波解释,家庭因素至少占50%。看似孩子生病了,背后是家庭制度的问题,并不完全是父母的问题。父母和孩子都需要干预。

红星新闻记者 余尊苏 摄影报道

陈以熙 编辑

(下载红星新闻,举报有奖励!)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