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心理科需要多少钱|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将生命之痛转化为光,疗愈心灵时间:2024-08-12 14:11 Alpha是比昂精神分析学的重要理论,意为将难以承受的情绪感受转化为情感上可以接受或忍受的感受。 希望我们能在这里互相治愈,将生命中难以承受的伤痛转化为光明,照亮人性深处的黑暗,遇见真正的自我…… 有一本心理自助书籍从去年开始就非常畅销,据说已经销售了100万册。 没错,就是《蟾蜍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我想它不仅是一本适合普通人的心理学入门书,还可以让你了解到心理咨询的流程。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的精彩解读。希望大家会喜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 据估计,全球有3.5亿人患有抑郁,2019年中国广泛性抑郁患者人数超过9500万,抑郁患病率达2.1%。 因为生活压力太大,很多人虽然还没有到抑郁的地步,但也常常心情低落,无精打采,对生活没有任何期待…… 这种状态让我们生活在情绪的阴影下,每天都是一场挣扎。 那么,我们该如何摆脱这种状态呢? 也许你需要一本“儿童读物”:“蟾蜍先生去看精神病医生。” 本书的人物取材自《柳林风声》,这是一本和《小王子》一样经典的童话书,出版已有一百多年。书中那些各具特色的小动物,都是现实世界中孩子们的孩子. 微型。 英国心理咨询罗伯特·德博尔德借用了这些动物形象,并借用童话的外衣,以有趣的方式讲述了蟾蜍先生与心理医生的十次约会的故事,向我们介绍了心理咨询的全过程: 心理咨询到底是什么样的? 我们为何常常感到沮丧? 心理咨询如何帮助我们修复情绪,避免抑郁的危害? 经过十次咨询,蟾蜍先生终于恢复了生活的信心。 或许,我们也能像蟾蜍先生一样,一点一点地修复自身情感的空虚,真正实现心理上的成长,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 这世上从来就不缺少受伤的人。 蟾蜍先生看上去很乐观,但他一路走来心里却伤痕累累。 蟾蜍先生是滨江区有名的富二代,有父母留下的巨额遗产,不用工作,衣食无忧,喜欢打台球、划船,经常和朋友聚会,生活很幸福。 可以说,蟾蜍先生就是我们羡慕的“王思聪”。 但拥有如此优越条件的蟾蜍先生,有一天却突然陷入了消极的情绪,失去了所有的生活动力。 他的蟾蜍庄园原本保养得很好,现在却荒废了,杂草丛生,年久失修; 以前的蟾蜍,时尚优雅,经常出去参加活动,是人群中的明星; 现在蟾蜍呆在家里不肯出门,不洗澡、不换衣服,身上还粘着食物残渣…… 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蟾蜍先生虽然生活光鲜亮丽,但其实他每天都处于自我怀疑之中。 他继承了偌大的蟾蜍庄园,又负责照顾整个庄园,包括厨师、仆人以及外来员工。 他已经筋疲力尽,想要卖掉财产,但又怕被指责背叛家人,所以只好强迫自己坚持下去。 他的朋友总是对他很严厉,尤其是他父亲的好朋友 ,总是拿他和他的父亲作比较,让他觉得自己一文不值。 长大之后,原生家庭的创伤让蟾蜍养成了自卑和敏感的性格,不断折磨着他。 他绞尽脑汁经营父亲留下的蟾蜍庄,但大家只谈论父亲的荣耀,而忽视了他的努力; 为了获得认可,他努力讨好他们,结果却遭到批评; 为了显得合群,他甚至假装是一名热情的嬉皮士,成为别人的“快乐药丸”。 可是,就算他牺牲了自己,却也无法赢得别人的好感。 这些琐碎的小事,像一把把切肉刀,在蟾蜍的心里留下了深深浅浅的伤痕。 陷入生活困境的蟾蜍试图用酒精来麻醉自己,结果却使他陷入了更深的泥潭。 醉酒之后,他偷了一辆车并伪装成洗衣妇逃跑。 他抢马、偷钱、四处流浪,最终被捕入狱。 生活对蟾蜍从来就不友善,蟾蜍出狱后,他的内心防御彻底崩溃了。 他患有抑郁,他的家曾被黄鼠狼占据,就连他最喜欢的村学校校长的职位也即将被他最好的朋友取代。 曾经衣冠楚楚的蟾蜍先生,最后却变成了一只蜷缩在桌子底下、不敢呼吸的臭蟾蜍。 也许,每个人身上都有蟾蜍先生的影子。 你竭尽全力去取悦某人,但他不但不领情,反而利用你的好意,要求更多; 你很努力,但是命运总会绊倒你,让你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 即使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即使是你最亲近的人也总是说你的坏话,让你一边承受感激,一边忍气吞声。 我曾经看到过一句话,让人很心痛: “这世上没有一个人是毫发无伤的,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没有退路。” 成人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独自旅行。 难过的时候,你可以让自己停下来,但不能让自己跌倒。 无论前面的路有多么艰难。 我们每个人都带着伤痕和失落,在挣扎和犹豫中,咬紧牙关,继续前行,寻求内心的治愈。 与其等待治疗,不如学会自我治愈 蟾蜍彻底抑郁之后,甚至想要自杀。 幸好他的朋友Rat及时阻止了他,并给他推荐了一位心理医生。 就这样,他第一次来到了“苍鹭草堂”,并结识了顾问苍鹭。 苍鹭问:“谁叫你来的?” “是老鼠和他的朋友们。”蟾蜍毫不犹豫地说道。 但苍鹭却摇摇头告诉他:“能让你来到这里的人,只有你自己。” 蟾蜍一开始被这个愚蠢的问题激怒了,但冷静下来之后,他明白了: 他必须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不能指望别人来救赎他。 在随后的每周咨询中,Heron 只是抛出问题,让 Toad 自己分析原因。 Heron 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这三个: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你感觉如何?” “你会怎么做?” “心理咨询从来都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要自愿。所以这意味着,只有当你想为自己咨询,而不是为了取悦朋友时,我们才能真正合作。” 如果我们同意合作,我们需要起草一份合同,咨询结束后,我会给你发一张收据。你看,这不是钱的问题。咨询的唯一责任人是你,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在苍鹭的指引下,蟾蜍开始正视内心的伤痕,开启了自我性格探索之旅。 了解自己,首先要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感受 咨询师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让访谈者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 许多人羞于向别人承认“我感觉不好”。 就像第二次问诊时,苍鹭问蟾蜍“感觉怎么样”,蟾蜍下意识地说“我很好”。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潜意识呢?当我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了很多画面。 比如,小时候,最常听到身边长辈说的就是“别哭”;而我自己当了妈妈之后,这些曾经说过“别哭”的长辈们,开始说“对我的孩子们说“别哭”。 事实证明,我们从小就被强迫接受这样的教育,表达悲伤、愤怒等无法控制的情绪是非常可耻和令人讨厌的。 此外,即使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也很少有人真正关心他们的感受。 人们更在乎“对”与“错”,“应该”与“不应该”,“感觉”其实没那么重要。 因此,我们成了善于隐藏内心感受的人。以至于当咨询师真正想让你描述你现在的感受时,你一时之间无法弄清楚自己的感受。 但我认为在我们孩子这一代,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善。毕竟,有那么多的情感绘本教孩子们如何认识自己的情绪和内心感受。 从小引导孩子学会与自己沟通,其实是一件让他们终生受益的事情。 在《蟾蜍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中,为了帮助蟾蜍“了解自己的心”,心理咨询师海伦运用了心理学中常用的一个方法,那就是情绪温度计。 我也把这个方法分享给大家,作为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情绪的工具。 “假设我们有一支温度计,可以测量你现在的感觉。温度计有 10 个刻度,1 是最低的,意味着你感觉非常糟糕,可能有自杀的想法。中间是 5,意味着你感觉不太糟糕了。。最高是10,代表你很幸福。” 第二次咨询的时候,蟾蜍给自己打了1-2分,随着咨询次数的增加,他自己的分数也在增加。 当然,情绪是流动的,这个分数并不像“考试”那样需要你追求高分。它只是你内心感受的具体表现。当你给自己打分时,它让你有机会面对你的内心自己。 。 人的苦难都是自己造成的? 从蟾蜍的自述中我们逐渐明白,他的“抑郁”其实来自于人际关系,来自于朋友的相处方式,来自于朋友对他的态度。 当蟾蜍讲述别人的故事时,辅导员总是会认真倾听。大多数时候,海伦都静静地听蟾蜍说话。他只是问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比如“你感觉怎么样?”“为什么会引发这样的情绪?”感觉如何?”、“对方对你有什么反应?”、“你做了什么?”,以诱导蟾蜍阐述更多细节。 蟾蜍在讲述这些细节的时候,心里涌起了许多痛苦的回忆,这其实也是他直面内心的一次机会。 苍鹭显然想让蟾蜍更深地挖掘这些不愉快的记忆,于是它给蟾蜍介绍了另一个心理学概念:每个人都有三种状态: 当一个人处于儿童自我状态时,他或她的行为和感觉就像一个孩子。这并不意味着幼稚,而是我们小时候所经历的所有情感,包括出生时最基本的情感:快乐和感情。愤怒、悲伤、恐惧”。 当我们处于某些情况和场景时,这些基本的行为模式就会被触发,导致我们自动做出反应,并表现出与儿时相同的行为和感受。 例如,蟾蜍的朋友老獾总是以居高临下、绝对正确的方式教育蟾蜍。 他说蟾蜍“生性轻浮善变”,这让蟾蜍心里很难受,这跟他小时候被父亲批评时的自责、伤心、痛苦很像。蟾蜍觉得这样,其实就属于儿童自我状态。 父母自我状态是指一个人像自己的父母一样,非常挑剔和严格,喜欢将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输出给对方,希望将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对方对生命的评判。 如同蟾蜍回忆亲戚时,想到父亲和祖父总是批评他、对他不满一样,海伦将这种父母自我状态归结为“挑剔的父母状态”。 经过几次咨询,Toad 的病情逐渐好转,他感觉“更加强大了”。“有时熟悉的情绪仍然会来袭,我感到悲伤和一文不值。但这种感觉不再占据我的大脑。我似乎能够推动把它放到角落里,不要让它占据我的思想。” 显然,尽管蟾蜍有时仍会处于 Child 状态,并因为自我批评和认为自己一文不值而处于 状态,但这些状态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大多数时候,蟾蜍已经学会了相处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这种状态就是苍鹭所说的第三种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可以理性地而不是情绪化地行事,可以让人不被情绪所控制。沉浸其中,能够计划、思考、决定、行动并运用你的知识和技能合理地行事。 “我们不再被脑海中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再被童年的情绪所束缚。我们可以思考当前的情况,并根据事实做出决定。” 这个成人自我状态听起来不错。那么,我们是不是要抛弃前两个状态,永远停留在成人自我状态呢? 事实并非如此。Heron 解释道: “这三种状态对于成功的人生来说都是必需的。它们已经进化了数千年,每种状态对于生存来说当然都很重要、很有价值。然而,我们可以说‘成年状态’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只有在‘成人自我状态’中,人们才能学到关于自己的新事物。” 当你处于“父母状态”时,你基本上要么在批评,要么在教育别人。无论哪种情况,你都在用言语和行动重复从父母那里学到的观念和价值观,并想向别人证明这一点让别人接受你的想法和价值观。这种确定性状态不会给新知识和新想法留下任何空间。” 既然三种状态是共生的,那么当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状态,进入成体状态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呢? 每个读者都像蟾蜍一样,渴望知道答案。 但 Heron 仍然不能给出我们想要的确切答案: “没有人可以强迫一个人进入‘成人状态’。咨询的主要目的是让你自己找到答案。我会在这个过程中帮助你,但只有你才能做出决定。” 正如荣格所说,“没有痛苦就没有觉醒。”的确,当我们处于父母或子女的状态时,我们几乎不去思考,而是下意识地用惯性思维去做一些事情,或者说一些话,就好像我们在扮演某个人谁也不是真实的? 进入成年期确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这个过程需要努力和深思熟虑的思考。 书中,Heron的这句话给了我启发: “没有人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某种东西,除非他们使用暴力来强迫你。 归根结底,我们选择自己的感受。我们选择生气,我们选择悲伤。” 选择如何感受的是你。 说白了,你的痛苦和难过其实应该算是“自己造成的”,不能怪别人,成年人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这就是为什么,尽管我们都同意童年的经历、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会对我们今后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包括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但我们依然不能任意地把一切都归咎于原生家庭的优越性。 留在儿童状态还是父母状态,而不是在成人状态下理性行事,这是你自己的选择。 用心理学的另一个概念来说,你和其他人“合谋”实施这种“自我伤害”,你们一起玩一场人际交往的“游戏”,最后你赢了游戏,却输了自己。 在书中,Heron也对“游戏”这个概念进行了解释。 当蟾蜍向苍鹭讲述他与朋友之间不愉快的互动时,当他提到他认为朋友对他太不友好时,苍鹭用一句尖锐的话打断了蟾蜍的抱怨: “我觉得你在玩一种叫PLOM的游戏,也就是‘可怜弱小的我’,你暗中无意识地配合对方,让自己不开心。” 这种心理游戏的必然结果就是让人产生负面情绪。 生活可以治愈那些愿意继续前进的人。 几个月后,重生的蟾蜍即将结束他的治疗之旅。 在之前治疗的时候,Heron让Toad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评分,Toad的分数从最初的2分上升到了现在的8分。 剩下的两点是,他仍然偶尔感到悲伤,并被过去的伤痛所困扰。 为此,苍鹭在最后一次咨询中告诉蟾蜍: “如果你对自己负责,你就会知道你有能力改变你的环境和你自己。” 蟾蜍把这个建议牢记在心,并向苍鹭告别。 他重新拾起了自己的爱好,给自己买了一艘新船,参加了几次皮划艇比赛,然后乘坐他最喜欢的大篷车进行了一次短途旅行。 在自我治愈的过程中,蟾蜍不仅找回了快乐,还找到了自己的决心和勇气。 他从好友手中夺回了村学校校长的职位,并竞选了河岸板球俱乐部的主席。 他放弃继承令他厌烦的家族生意,转向他喜爱的房地产。 他安排商务会议,集中精力筹办新公司,并把日常日程安排得满满的。 当一切步入正轨后,蟾蜍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想跟过去的自己正式告别。 他卖掉了蟾蜍庄园,走出了这座承载着他悲伤,见证着他抑郁豪宅。 他在美丽的河畔建造了一座新房子,开始享受生活带来的真正的幸福。 他通过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 生活可以治愈那些愿意继续前进的人。 我们每个人或许都像蟾蜍一样,被自己的命运所困。 如果你想摆脱厄运,别人无法帮你做什么,只有通过你自己的觉醒和行动,才能实现救赎。 杨绛曾说过: “如果我们反思自己的人生经历,就会发现那都是当时环境造成的,我们无法控制。但在关键时刻,我们仍然有最终的决定权。” 生活中的所有痛苦都来自于我们内心的感受。 而一切的治愈都依赖于你自己的力量。 如果你想摆脱生活中的痛苦,你必须勇于迈出第一步。 肖申克的救赎说道: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放弃自己,谁来拯救你?” 世界不会因为你的哭泣而为你打开便利的大门,也不会因为你的慈悲和善良而对你区别对待。 看看这些小朋友讲起外语就像是自己的母语一样流利啊! 而且孩子们可以完全自学,不需要外教,也不需要懂外语的家长。 -结尾- 家长学院精选文章: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