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哪找心理医生疏导|心慌胸闷查不出问题?深圳首个双心专病门诊专治没病但不舒服的患者时间:2024-07-23 14:08 “医生,我老是心悸、胸闷,不管去哪个医院,都查不出什么问题!”去了多家医院,31岁的小王6年来的心悸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心慌、胸闷,有时还有些喘不过气来,做过各种身体检查,结果却显示“一切正常”,明明身体不舒服,却找不到对症下药,该怎么办呢?别着急,深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开设了全市首家“双心脏病门诊”,专门接收“没病”但“不舒服”的患者。 了解双重心脏健康,心脏病心脏病一起治疗 什么是“双心脏病”?这并不意味着您有两个心脏,而是指心脏和精神都可能出现问题。 当心血管疾病治疗无效时,人们可能会认为这不是或者不仅仅是心血管问题,而是包括了“医学无法解释的症状”,即焦虑、抑郁、恐惧、呼吸困难、心悸、乏力、心前区疼痛等,主要是自主神经系统失衡导致的心血管功能紊乱的结果,这就是“双心脏病”。 深圳市人民医院双心门诊主任医师刘静锦了解小王的情况后,为她安排了心血管疾病和精神疾病的检查,经心理评估,确诊为中度焦虑、轻度抑郁、惊恐发作、中度躯体化障碍,并为其量身定制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运动治疗+生活行为治疗等多维度的治疗方案,让曾经郁闷的小王重拾双心健康。 为什么要及早发现和治疗双心脏病? 双心治疗是近十年来医学界倡导的一种新型诊断方式,解决了以往双心病可能出现的误诊问题,也打破了双心病患者屡屡徒劳求医的“恶性循环”。 刘静瑾说,很多患者都是“被困”的。她说,自己经常在双心门诊看到厚厚一叠检查报告,包括全国各地各大医院的就诊记录,基本都是心脏内科的各种检查。因为患者有真实的不舒服症状,如胸闷、胸痛、心悸等,所以才下定决心要找出问题的原因,多年来一直在各个医院转悠,也花费了不少费用。 其实,部分胸痛、胸闷症状可能是心理问题导致的。据统计,综合医院心血管门诊患者中31.18%患有抑郁,30.46%患有焦虑。其中,三分之一的患者没有明显的器质性心脏病,各项生理指标正常,但大多数患者不会去看心理医生。 “我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刘静金回忆说,某公司一位高管因胸痛到心脏内科门诊就诊,沟通后发现,他不仅工作压力大,还经常和妻子吵架、以离婚相威胁,有严重焦虑却拒绝看心理医生。直到患者出现从座位上摔下来、说不出话等惊恐发作症状后,才再次找到刘静金。经过教育辅导,他逐渐接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家庭关系也得到缓和。 你应该去双心诊所吗?请用三个问题检查自己 随着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心理、情绪问题,这些问题在身体上表现为各种难以诊断的身体症状,双心门诊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此类问题。 刘静瑾建议怀疑自己患有双心脏疾病的朋友,检查以下三个问题: 01 您是否睡眠不好,严重影响了您白天的精神状态或需要药物治疗? 02 你是否曾经对以前感兴趣的事情感到沮丧或失去兴趣? 03 是否有明显身体不适,但多次检查却找不到可解释的原因? 如果以上 3 个问题中有 2 个回答是肯定的,请前往心脏病科双心脏诊所进行准确的评估。 除了那些“真没病”的人,还有一些患者确实有心脏病,他们的症状最终可能因心理负担过重而恶化。研究发现,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都与焦虑、抑郁双向相关,相互促进、相互加重,常常混杂在一起。有数据显示,与没有抑郁的冠心病患者相比,合并抑郁的冠心病患者死亡率高出5倍。因此,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对心脏病的康复也至关重要。 因此如果您有以下情况,欢迎来双心诊所就诊: 1.原发性高血压、心动过速、早搏等患者,经心脏病学检查和治疗未取得满意效果,仍有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症状的患者。 2.反复出现心脏不适症状的患者:伴有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而心电图、心脏运动试验或心导管检查未发现明显器质性心脏病。 3、经心内科或心外科介入治疗后:患者心脏病状况基本稳定,但仍有各种不适、烦恼、反复检查等。 4、睡眠问题人群:入睡困难、浅睡易醒、常做噩梦、早醒等睡眠问题及情绪不稳定、过度忧虑等人群。 心脏病专家和心理学家共同努力促进心脏健康 精神疾病已成为全球第四大疾病,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问题越来越常见。深圳市人民医院双心门诊将由心脏科医生和心理科医生联合为心身疾病患者提供慢病治疗和管理。 深圳市人民医院于2023年成立临床心理与心身医学科,进一步推动了双心门诊的诞生。未来,门诊将通过心脏病科与心理学的交叉融合,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努力让患者实现双心健康。 营业时间 每周三早上 治疗地点 深圳市人民医院 1号楼14楼-9诊所 报名方式 深圳市人民医院公众号—点击医疗准入链接—预约挂号—门诊预约—内科—心血管内科—双心病门诊 撰文:南方都市报记者 李蓉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