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暑期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大揭秘:家长必知的常见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时间:2024-12-06 14:06 随着夏季的到来,家里的“神兽”纷纷出炉,让很多家长头疼不已。平日里,母亲慈祥,儿子孝顺,但一到节假日,可能就变成“鸡犬不宁”的景象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儿童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暑假是孩子们身心放松的宝贵时光。不过,这也成为很多家长咨询孩子心理问题的高峰期。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童青少年精神科病区副主任医师黄树金提醒,孩子们在放松的同时,家长也需要保持警惕,关注暑假期间儿童青少年可能遇到的心理疾病问题。 。 那么,儿童青少年在暑假期间会遇到哪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呢?当孩子在各种情况下产生负面情绪时,应该如何应对?作为父母,应该如何与孩子相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01 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 “过度依赖网络、沉迷电子产品、情绪不稳定、发脾气、焦虑、抑郁、失眠,甚至出现一些伤害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黄书金说,每年暑假期间,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都会接待一些有心理问题前来就诊的患者。这些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出现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家庭是影响深远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了解,我国当前家庭环境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家长十分关注孩子的身体成长、智力发展和物质生活满足,却相对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忽视了儿童青少年正常的心理需求,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理解。此外,不当的教育方式,如过度保护、过度要求或严厉惩罚等,也是造成儿童青少年情绪问题的原因。 黄书金与孩子们交流 02 合理安排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过度依赖网络、沉迷电子产品是很多儿童青少年的“通病”。孩子们经常沉迷于手机和网络,废寝忘食,扰乱日常生活。父母的强制干预可能会引发孩子的逆反情绪,让父母感到苦恼和无助。对此,黄书金建议家长和孩子共同制定合理的计划,比如设定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上限(不超过2小时为宜);鼓励孩子寻找其他兴趣和爱好,如阅读、绘画、运动等,丰富假期生活;通过设立目标和奖励机制,帮助孩子增强自控能力。 假期里,很多孩子习惯睡到中午,吃完饭不规律就开始游戏。这种混乱的作息时间不仅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还容易导致情绪波动,导致他们在父母询问时就生气。黄书金建议制定作息时间表,让孩子每天按时起床休息,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改善情绪。 此外,孩子们假期熬夜已成常态,学习任务一再推迟,直到临近开学才匆匆补作业。针对这种情况,黄树金提出,把学习任务分解成小块,每天定量完成,并设定固定的学习周期。同时,完成任务后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还有很多孩子暑假呆在家里,缺乏社交活动。他们整天无精打采、心情郁闷,与家人、朋友的交流也日益减少。 “这个时候,我们建议孩子要积极社交,扩大社交圈子。”黄书金说,当孩子遇到麻烦时,可以向家人、朋友或老师倾诉,缓解压力。同时,发现和培养个人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生活,提高自信心。 03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