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24小时心理热线|厦门市仙岳医院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全天免费咨询,已挽救数千高危来电者时间:2024-11-30 14:03 24小时生命保障热线每月接到50个高危电话 厦门日报《厦门日报》公众号2023.09.0800:00 仙岳医院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全天免费咨询,已挽救数千名高危来电者。 文/记者 楚艳 通讯员 陈璐 图/厦门仙岳医院提供 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全球每年有超过 700,000 人死于自杀。记者从厦门仙岳医院心理危机干预热线0592-获悉,今年1月至7月,该热线共接到1.5万通电话,其中约70%的来电者有自杀念头。仅7月份,该热线就接到约50个高危电话,其中近一半来自青少年。 仙岳医院专家呼吁全社会更加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了解和掌握一些干预技术可以为有自杀风险的人提供帮助并化解危机。 高风险电话增加 青少年比例增加 自2009年起,厦门仙岳医院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提供24小时免费咨询服务。迄今为止,已接听超过30万个电话,成功解救了数千名自杀高危来电者。由于表现突出,该热线在全国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大赛中屡获佳绩。 近年来,拨打该热线的人数持续增加。今年1月至7月,该热线共接到1.5万个电话,其中70%有自杀念头。客户来自全国各地,有时甚至会遇到说英语的海外顾问。 在心理危机干预中,即将自杀或有强烈自杀欲望的人被列为高危人群。厦门仙岳医院心理危机干预热线负责人陈冰冰表示,近年来,高危求助电话明显增多。仅今年7月份,它就接到约50个高风险电话,其中一半是青少年。 “青少年心理健康应该引起更多关注。”陈冰冰说道。 小手机引发青少年自杀冲动 从这些高危自杀电话中不难看出,青少年的苦恼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家庭、人际关系三个方面。 有时候,并不一定是一件大事就会引发高风险行为。可能只是一个看似很小的细节,却引发了情绪。小玲(化名)是一名初中生。为了庆祝她的生日,她的父母同意送她一部手机。然而,生日那天,小玲并没有收到期待已久的礼物。父母给出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是觉得小小年纪就给她一部价值几千块钱的手机,太溺爱了;二是觉得她太溺爱了。二是怕她沉迷手机,影响学习。小玲失望极了。她和父母大吵了一架,提起了很多旧事。她愤怒地冲出门外,冲到顶楼想要自杀。 这时,她拨打了仙岳医院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向心理治疗师倾诉了自己内心的苦恼。得知她坐在天台边缘,接线员立即说道:“我很想听你讲述今天发生的事情,但现在我很担心你,你能先从天台下来吗?” ,找个安全的地方坐下来,我们慢慢聊?” ”起初,小玲很兴奋,坚持留在天台边缘。随着咨询和交流的深入,接线员再次表达了对她的关心和关心。此时,小玲同意从边缘下来。 “我知道你不是无理取闹。争吵不是你的本意。你本来心情很愉快,想要收下这份礼物,但你的父母却反悔了,你很难接受……”接线员说道,渐渐平息了小玲心中涌动的负面情绪。讲述了很多和父母发生的事情,接线员趁机引导她思考如何更好地处理矛盾和纠纷,比如好好睡一觉、和朋友通电话、洗个热水澡缓解一下。她的情绪等等,最后,小玲情绪平静下来,危机成功化解。 “三步走”专业介入成功化解危机 “有自杀念头的来电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内心都在生死挣扎。很多人不想自杀,但他们太痛苦、太不快乐,需要有人帮助他们。”陈冰冰表示,自杀念头和自杀行为是有距离的。有自杀念头的人往往会陷入僵化的思维状态。在他们看来,目前的困境只能通过自杀来解决,而无法想其他办法来解决问题。心理危机干预是对有心理困扰的人进行心理急救。必须帮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走出心理危机,争取今后深入治疗的机会。 心理危机干预通常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与来电者建立相对良好的关系,主动关注、倾听、换位思考来电者,并及时给予反馈,让来电者感到更安全、更舒服,安心倾诉、发泄情绪。专业心理治疗师随后会利用专业知识及时评估来电者的自杀风险,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陈冰冰表示,这三个环节并不是独立的,往往是穿插的。 中年危机遇上青春期,矛盾升级 针对高危青少年打电话比例不断增加的现象,陈冰冰建议家长多了解青少年心理特征。 “青春期孩子的身体发育很快,大脑不成熟,身体相对成熟,容易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需要家人的理解和帮助。家长在和孩子说话时,应尽量避免着急讲道理。你可以多听听,先了解孩子的问题是什么。” 有些家长抱怨孩子太叛逆或太内向,不愿意告诉父母自己的想法。 “内向的人可能无法表达自己,但他们只是缺乏让他们表达自己的安全感。”陈冰冰说,不少来电咨询的青少年表示,无法向父母表达内心的痛苦和委屈。有的孩子说:“一开始我想告诉父母,但在学校被老师误解,觉得很委屈。回到家,父母先责怪我,他们不但帮不了我,反而帮我。”让我感觉更不舒服。”几次之后,我就不想向他们提起这件事了。” “有些家长不懂得如何沟通,或者沟通效率低下。”陈冰冰提醒,在与青少年相处时,应尽量避免用负面评价性语言给孩子“贴标签”;同时,他们应该有界限感,不要把他们当作婴儿,而是平等地对待他们,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如果您的孩子经常出现持续的情绪问题,您可能需要带他去医院寻求专业帮助。心理问题的干预往往需要很长时间。不要等到初三、高三问题严重到无法参加考试时才去医院。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青春期孩子的家长一定要有自知之明,看看孩子是否处于中年危机,焦虑,是否抑郁。如果存在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平息情绪,否则就会遭遇中年危机。青春期期间,家庭矛盾很容易升级。 【关联】 预防自杀 我们可以 该怎么办? 每当发生自杀悲剧时,很多人总会感叹,“怎么会这样?为什么一点征兆都没有?”事实上,大多数自杀之前都有口头或非口头暗示。陈冰冰提醒,自杀是可以预防的,每个人都可以采取行动,减少这一悲剧的发生。 如果有人对你说:“没有人能帮助我,我想死!” “没有我,他们也会过得很好。” “如果我死了,你会怎样?”或者开始谈论如何、在哪里、何时自杀。等等,突然告别亲友,收集一些可能用于自杀的工具,比如绳子、毒品等,请大家提高警惕,因为这些可能是自杀的迹象。越早发现和干预,就越有可能挽救生命。 当你不确定一个人是否有自杀倾向时,你可以直接问:“我很担心你,你感觉怎么样?” “我能为你做什么?”通过主动询问,可以表达你对他的关心。并在适当的时候表达你愿意成为他的知己。给对方重新考虑的机会可能会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 当他们主动说话时,我们一定要扮演好倾听者的角色。不要否认他们,不要对他们发表简单粗暴的言论,更不要急于提出建议。我们只需要在那里倾听并看着他们的眼睛。认真倾听,真诚地告诉他们“你并不孤单,我和你在一起”、“当你想放弃的时候,哪怕再坚持一天、一小时,也要再坚持一会儿” ”。 如果您的亲友有自杀倾向,应立即联系专业的心理健康机构。您可以拨打心理危机干预热线,陪同他们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降低自杀风险。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