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24小时心理热线|青少年心理咨询:隐私问题亟待解决,跨社区或上门服务或成新趋势时间:2024-09-25 14:05 核心提示 目前,我市很多社区都开设了心理咨询室,为青少年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深受群众欢迎。不过,也有家长认为,如何让青少年心理咨询更加“私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业内人士表示,在接受青少年心理咨询青少年心理咨询,要讲究方法,可以尝试跨社区服务或上门服务。 1. 帮助孩子解开心结 “我女儿今年读初二,5月份的时候我发现她放学总是很晚回家,后来才知道她有早恋的现象。”家住沙场西路附近的居民赵女士说,她担心引导不当会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让问题变得更加棘手。后来,社区心理咨询室的辅导员帮助孩子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孩子专心学习了。 家住唐公路的郑先生说,有一段时间,他发现孩子总是不开心。经过询问,他发现孩子看到别人学习成绩比自己好、穿的衣服比自己漂亮,就会感到焦虑、不开心。为了帮助孩子排忧解难,郑先生带着孩子来到社区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辅导,经过几次辅导,孩子逐渐消除了负面情绪。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仅西工区就有30多个社区设立心理咨询室,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有的社区还出资在心理咨询室增添卡通风格的椅子、各类动画图案,营造轻松愉快的心理咨询环境。 2 保护隐私可以吸引人们 社会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是好事,但一些家长认为还存在不足。 “社区就是一个大家庭,很多人都认识,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有些不好意思。”市民周女士说,有些社区心理咨询室门口挂着牌子,地点设在社区办公楼内,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被邻居看见还是挺尴尬的。 杏树路居民张女士说,青少年心理不成熟,比成年人更腼腆,遇到心理问题不愿意跟别人倾诉。她自己的孩子以前也爱跟别人比较,只要父母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就吃不好、睡不好。她曾想过带孩子去社区找心理咨询,但孩子觉得丢人,怎么也不肯去。 张女士说,以前也尝试过电话咨询,但觉得不如面对面咨询,真心希望社区开展青少年心理咨询的方式能够更加人性化,注意保护孩子的“隐私”。 3.服务方式需创新 我市心理咨询尹乐表示,青少年进行心理咨询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要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不要让孩子产生自卑感,不要让孩子觉得“我有病”。 尹乐建议,社区应在大部分居民上班后开展青少年心理咨询,咨询室的选址也应尽可能避开人流量大的区域。 另外,现在很多社区都在开展青少年心理咨询活动,可以考虑跨社区进行心理咨询,避免遇到熟人带来的尴尬。 对于一些孩子来说,如果心理咨询能到他们家里进行辅导,效果可能会更好。尹乐说,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咨询,首先要做的就是和孩子交朋友,多去孩子的生活空间。一方面可以帮助咨询师了解孩子的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等,另一方面也能让孩子感觉到隐私受到保护,这样孩子就能敞开心扉,辅导效果也会更好。(记者王蕾 通讯员刘普)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