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心理医生一次多少钱|了解防御心理,助潜在心理疾病患者勇敢就医时间:2024-09-24 14:05 这使得潜在的精神病患者更难主动就医,一旦他们能够迈出一步,就很可能会因为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失误而放弃。 02 我们都有一种害怕被看穿的防御心理 想想当有人第一次触碰我们的敏感部位时,即使是医生,我们的身体也会不由自主地抵抗。 事实上,这也适用于我们的心理。 想象一下我们的思想就像一个看不见的身体,它也具有各种部分和器官。 我们不介意用“心理之手”去触碰别人,但不想别人触碰我们的“心理之颈”,因为那里是主动脉所在,手被扎破会很痛,但主动脉被扎破就致命了。 因此,我们可以说,不愿意被别人看透,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 即使你并不像上述想象的那样,这种本能仍然存在。 当我们人类还是一个披着树叶在丛林中行走的种族时,如果我们的天敌或者敌对部落知道了我们的行踪,对部落的生存来说会很危险吧?如果这时候一个陌生人跳出来,说他知道你在想什么,知道你要带着部落迁徙到哪里,我想你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恐惧和防御,而不是“哇,你真的了解我!” 有些人可能以为自己害怕被人看穿,其实是渴望被人理解。这两点是很矛盾的。其实基于上述逻辑,我们可以修改一下这个想法:其实我们害怕被目的不明的人看穿,渴望被确认我们安全的人理解(安全是指心理上的安全,也就是安全感)。 03 我们害怕被视为“不正常” 随着我们逐渐长大,对心理问题的知识,甚至是常识都陌生,尤其是老一辈人对心理健康意识不强,甚至否认心理疾病的存在,学校也没有提供完整、整合的教育。 因此,心理障碍只能成为人们避之不及、否定的东西,如同性与死亡一样,人们无法正确认识心理障碍,甚至对此感到羞耻。 毕竟,疾病是可怕的,不明疾病更可怕。国内仍有不少人缺乏心理常识,常常将心理问题妖魔化,用“神经质”、“疯子”等词汇来形容有心理问题的人。 这是我们真切感受到的文化氛围。 作为社会动物,我们人类无法忽视他人的意见。 即使我们从没有当面因为心理问题而被嘲笑过,我们也常常在脑海里想象别人对我们的看法,而这种想象的基础就是我们在这个文化氛围中看到和听到的事物。 我们害怕被称为“不正常”或者因此遭到拒绝,所以我们固执地认为,只要不去医院诊断,我们就可以一直假装“正常”。 04 心理问题能给我们带来“好处”,但我们并不想被治愈 很多人可能怀疑我们的心理问题能给我们带来好处。 “我非常讨厌这种疾病,我希望它消失,这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如果有好处,为什么我感觉不到?我仍然感到很难受。” 您的脑海中可能会立即浮现出许多问题,或许还带着一点愤怒。 但到底好不好,等你冷静下来,慢慢思考就能得到答案: 就拿身体疾病来说,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我们不是自然而然地想减轻负担吗?让自己休息一会儿,多睡一会儿,甚至为自己在生病的时候坚持学习或工作而感动。 同样,当我们心理有病的时候,我们能合理地回避不愿意面对的事情,不去做某件事时产生的负罪感也会变轻,此时我们的关注点就从外界转移到了自己身上。 事实上,我们不但渴望别人的关注,也渴望自己的关注。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都让我们获得别人的关注。 与此同时,随着有关精神疾病的知识通过各种媒介传播,精神疾病患者能够得到或多或少的关注和关心(可能是来自身边的人,也可能是来自网络上的陌生人),并能遇到能与自己产生共鸣的病友。 这些关注、关心和同理心可能是一些患者在患病前不曾体验过的,他们害怕在治愈后失去它们。 当然,这些好处不会在疾病刚出现的时候就存在,因为这些好处是在与疾病长期共存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的,是社会上其他人给予的,或者是我们自己给予的,也许你没有意识到,但显然你的大脑能比你更早察觉到。 05 我们对心理咨询的效果了解不够 天气热的时候,我们就会吃冰棍,吃冰棍可以减轻我们的热感,所以一觉得热就想吃冰棍。 面对不想做的作业,我们就开始玩手机。玩手机让我们对作业不那么心烦,所以我们一做完作业就想玩手机。 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会听音乐,听音乐可以减轻不好的情绪,所以,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要听音乐。 我们其实一开始并不知道冰棍能降温,手机比作业有趣,听音乐能让人平静。相反,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从经验中学习。只是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留意它们。 本来,我们应该把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当成是吃冰棍、玩手机、听音乐一样,一旦内心有困扰,甚至痛苦,就应该想去看心理医生。 但如果我们想要这样的结果,我们必须首先学习先前的结果。 也就是说,对于我们这些缺乏心理咨询经验的人来说,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好处,是我们还没有了解到的,我们可能只是在理论上知道,但是却没有亲身经历过。 很多人以为心理咨询就是聊天而已,??但是经验告诉他们,聊天并不能帮助自己当前的困境,所以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心理咨询是没有帮助的。 正如我所说,当我们缺乏理解时,我们看似完美无缺的推理实际上存在许多漏洞。 你想象的和实际发生的事是否有差异,只有通过亲身经历才能判断。 另外,有时候我们吃完冰棍还是会觉得热,玩手机并不能减少我们的无聊,听音乐也不能放松我们的心情。但我们不会觉得冰棍不能解暑,手机不好玩,听音乐也不能舒缓我们的心情。 因此,我们可能在一两次咨询或医疗体验后感觉不到效果,这是正常的。如果剂量不合适或咨询没有效果,我们可以向医生或顾问提供反馈。 “放弃”的选择应该留到最后,而不是开始。 01 将大的东西切成小的东西, 将平台切割成光滑且可行的台阶。 当疾病削弱了我们的动力时,我们不会只是坐在那里等死。我们也会削弱那些需要更多精力的事情。 比如,去医院,我们平时会有很多习惯性的动作,只需要考虑路线和时间,但是生病的时候,很多动作我们的大脑需要重新思考。 这时候,与其给自己一个“去医院”的笼统命令,更好的办法是,将这个目标分解成: 起床 ↓ 裙子 ↓ 拿到袋子 ↓ … ↓ 打开车门 ↓ 关门 ↓ 步行去医院? 当然,你还可以进一步细分。 在你觉得“我真是个失败者”之前,停下来想想当你的腿脚受伤时,你是如何一点一点恢复行走能力的。你可能在最初几天需要完全依靠拐杖,然后几天你可以自己走几步,几天后你就可以迈出大步了。 我们患上心理疾病的时候也是一样,开始的几天里,你的安排可能被分解成很小的动作,但几天后通过不断的练习,你已经可以跳过“开门→关门”这个步骤了。 只有坚定了,才能慢慢来,迈出下一步。每一步都需要自我鼓励而不是自我批评,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到达医院”,而不是“完美地到达医院,尤其是在过程中不显得太愚蠢”。 一个简单的捡东西的动作,其实激活了我们大脑的很多部分,有数亿个神经元参与其中。所以在去医院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已经在进行非常复杂的计算。我们能做到这一点真是太神奇了。 02 运用你的反思能力来观察你是否在无意中从这个心理问题中受益。 前面提到,当我们患有精神疾病时,我们可能会获得他人的关注、来自自身的共情,或其他只有在患病时才会出现的好处。这些可能是我们很久没有得到过甚至从未得到过的东西,对它们的执着让我们宁愿忍受疾病带来的痛苦。 但我们也要反思,这样的好处对于我们自己来说真的有好处吗? 难道我们做个健康的人就得不到这些东西吗?还是我们只是在健康的时候缺少方法?这些方法是我一辈子都学不会的吗?还是我们真的可以通过心理咨询、通过扩大接触外界、通过各种实践来获得它们? 03 状态好的时候就采取行动。 成为未来自己的支柱。 即使我们患有精神疾病,在发作期之外也会有一段平静期,这时候我们做事的动力会接近之前的水平。但很多人并没有利用好这段时期,而是潜意识地认为自己已经康复如初,根本没有想过在这个时候去看心理医生。 其实,如果环境和生活习惯没有太大的改变,我们很难靠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我们总是低估心理问题的顽固性,没有意识到它有周期性。 所以,看完这篇文章,希望大家在身体好转的时候,能及时去医院或者问诊,为未来的自己做好一个好的开始。当你的坏情况再次来临时,你需要耗费的精力就会少很多,那么我们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很多。 04 在就医前要详细了解医疗情况,无论是医疗过程,还是心理问题本身。 前面我们说过,恐惧大多来自于对未知的恐惧,就像我们在看恐怖片的时候,实际看到的鬼魂,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鬼魂那么可怕。 回想一下,你第一次因为生病去医院时候,是不是也曾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那么,我们是如何克服的呢?我们或许会跟着家长们看他们怎么做,又或许会问前台的护士怎么做。 心理治疗也是一样,我们了解它的操作流程,然后一条一条的去做,慢慢就熟悉了。 此外,您对自己的问题了解得越多,您的医生或咨询师就越能理解它。 如果你不清楚如何了解自身的心理问题,可以关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公众号(搜索或扫描文末二维码关注),来咨询中心与我们专业的咨询师免费对话。 中心预约方式 本次面谈咨询仅针对该校全日制学生,且咨询费用免费。 热线 心铃日期: 或者 它是为该校师生准备的,不对外开放。 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六18:30-21:30。 心灵净化热线: 致我校全体师生及社会各界: 开放时间为每天9:00-21:00。 心理问题可以解答你的疑问~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生病了去药店买西药、看西医,都是很正常的事。 但一百年前,西方医学刚刚传入中国时,很少有人这么想。 在当时人们的眼里,西医浪费金钱、毫无用处、装模作样,他们宁愿忍受痛苦,甚至相信邪教和巫术,也不愿去看西医。 对于我们今天来说,西方医疗早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会认为过去的人们反应过度,因为我们知道他们所害怕的这种神秘的东西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或许你也发现,当代中国人对于心理治疗的抵制,就如同一百年前人们对西医的抵制一样。 本质上,恐惧和误解源于缺乏了解,所以我们采取不去触碰它的保守策略。 但是,我们比一百年前的人进步了,我们可以通过信息了解我们害怕什么,当我们能够意识到我们害怕什么时,我们也可以鼓起勇气。 交互的 您是否曾对去看精神科医生感到恐惧? 你现在知道你为什么害怕吗?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