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心理医生一次多少钱|担心病毒和学习跟不上,学生心理问题增多,医院心理门诊接待量上升时间:2024-09-17 14:06 担心病毒,他时刻戴着手套;担心开学后跟不上学习,她就变得暴躁抑郁,沉默寡言……近日,随着学校复课,不少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走进医院心理科门诊,聊聊你的心理问题。 5月13日,记者从河南省人民医院心理科门诊了解到,“五一”前后该门诊接诊的青少年增多,一度一天接诊四五十名青少年。 ◆感觉心慌气短,不愿与人交流 12岁的小静(化名)在妈妈和姑姑的陪同下走进省人民医院心理评估室,她戴着彩色口罩和棒球帽,低着头跟着两个大人走。心理评估开始后,家人才出去,她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语,身形瘦削。 当医生问她问题时,她只是点头,摇头回答。“孩子,我希望你能用语言回答我,我怕我误解你的意思,也希望你能抬起头来。”回答完几个问题后,省人民医院心理治疗师常淑英轻声说道。 小静缓缓抬起头,原本明亮的双眼暗淡下来,脸上写满了悲伤,回答着问题,泪水慢慢盈满眼眶,顺着脸颊流下。她说自己过得非常不开心,喜欢一个人呆着,对以前做的事情失去了兴趣,上网课也集中不了心。妈妈经常责怪她学习效率低,她也越来越觉得自己不够好,有时候感觉特别疼的时候,就会抓挠自己。 临近开学,她担心自己跟不上学习进度,同学、老师会笑话她,父母会责骂她,因此她经常感到焦虑、气短,非常痛苦,不愿意与人交流。 ◆医生把检查结果交给他,他戴上一次性手套接过结果。 高中生宣宇(化名)是个高挑帅气的男孩,他穿着牛仔裤、运动鞋、背包,看上去精神抖擞。在省人民医院心理科门诊,当常淑英叫他坐下时,他立刻反问:“这椅子干净吗?”常淑英说椅子都消毒过了,随后她又将他面前的那把椅子消毒,又擦了一遍,他才肯坐上去。但只有一半人坐下。 他说,最近压力很大,想到离高考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他就很紧张、焦虑,生怕自己考不好。他经常心烦失眠,已经出现了脱发的情况,还经常向父母、同学发脾气。他做事效率低下,反复检查作业,洗手、关门。检查结束后,常淑英把报告递给他时,他戴上一次性手套接过。 诊所里这样的学生越来越多,“有的是因为学习压力,担心跟不上从‘线上’到‘线下’学习的转变;有的习惯了长时间在家偷懒,无法适应返校;有的担心病毒加上上课戴口罩的不适导致身体不适。” 还有家长过度担心学业,亲子关系紧张导致的问题。”常淑英说,也有大一女生对返校产生恐惧,强烈要求家长为她们请假;有的担心返校后失去父母的陪伴,每天都头痛欲裂;有的小学生头晕,心理问题已经导致身体症状,需要心理干预治疗。 常淑英介绍,他们心理诊所最忙的时候,一天能接待四五十名青少年。 ◆有这些心理问题要立即就医 常淑英说,来门诊寻求帮助的学生心理问题中,最常见的就是焦虑。 “生理性焦虑是正常的,但病理性焦虑需要注意。”常淑英说。 病理性焦虑有三个特点: 1、痛苦的经历。学生屡屡吐露心里非常苦恼,女生独处时常常会无缘无故地发呆、哭泣。 2、身体反应。出现一些身体上的变化,如头痛、头晕、胸闷、心悸、胃痛、乏力等,但查不出生理上的问题。 3、警觉性增强。整天处于紧张、恐惧的状态,尤其会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浅、醒不过来等睡眠障碍。 在常淑英看来,病理性焦虑如果不进行干预,会进一步发展,引发抑郁,包括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失眠早醒、自我否定、学习效率下降等,有的孩子还会出现强迫症状,比如反复洗手、反复关门、反复检查作业和试卷等。 如果仍然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孩子可能会对学校感到厌倦,产生极端情绪,甚至进行自残。 常淑英提醒,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需要及时干预和心理调节。学校老师和家长要在家里和学校观察孩子的情绪、行为和身体反应,发现上述症状要给予指导和心理调节,必要时一定要去医院就诊。 ◆你可以试试这些简单实用的心理调节方法 常淑英还提供了一些心理方法,如果你遇到类似焦虑的情况可以尝试一下。 ●认知调节方法: 学生应理解情绪的ABC理论,明确心理压力的大小和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即C)与压力源本身(即A)无关,而是取决于个体面对压力源时的想法和应对策略(即B)大部分孩子遇到问题时,都会倾向于消极思考,我们可用消极思维检测的方法来引导孩子。 即每天写一篇简单的睡前日记,重构一天中发生的一件事,然后跳出自己的角色,换成另一个角色,以旁观者的角度看待事件,两个角色之间进行对话……这样坚持2个月,慢慢就会出现新的思考可能性,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 ●安全岛技术: 每天睡觉或起床前,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来到一处海边,把沙子堆成一张行军床,然后躺在上面,听着头顶盘旋的海鸥和大海的声音……这是属于你自己的安全岛,任何其他人或动物(海鸥除外)都不允许进入你的世界。 感受这片只属于你的安全小岛,你也可以用森林作为代替,用树叶和树枝做成行军床,欣赏森林里的鸟鸣和花香。 ●蝴蝶拍摄技巧: 双手交叉放在肩膀上,每隔一秒钟拍打自己的肩膀一次,左右交替拍打,就像哄婴儿入睡一样。 ●负面情绪宣泄方法: 深吸一口气,然后发“1”的声音,一直做到需要吸气,然后停下来,深吸一口气,继续发“1”的声音,连续做5到10次。做完之后,你会感觉全身放松。感觉很好。 你也可以回到卧室,扔枕头,发泄负面情绪。在心里数10个数字,“10 9 8 7……”(每秒1个数字),提醒自己控制情绪。如果你还是很生气,就重复一次。 ●心理健康练习: 每天做1-2次,每次5-8分钟。能有效减轻焦虑,可坚持一至两个月。坐在凳子上,身体挺直,大腿呈90度,双脚着地,小腿与大腿并拢。呈90度时,双手放在膝盖上,头微微低下。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用鼻子深吸一口气。可以微微张开嘴巴,辅助吸气。但呼气时,嘴巴要保持闭合,确保用鼻子呼气。慢慢呼气,同时默念“一”,并不断将空气全部呼出,感受温差,吸气时凉,呼气时暖。(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李小敏 通讯员张小华)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