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心理医生|华西医院李一松:成都市疫情防控第七督查组的编外成员时间:2024-09-07 14:01 李逸松(右二)视察成华区 封面新闻记者 曹晓 3月6日上午,李逸松跟随成都市疫情防控第七督查组,再次来到成华区。 李逸松是华西医院实验医学部副主任、成都市监察委员会特约巡视员、成都市疫情防控第七巡视组“编外人员”。 李逸松(右二)在项目入口处指导体温检测 1月31日以来,按照成都市委部署要求,成都市纪委监察部会同成都市委组织部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22个巡视组,深入基层,对成华区开展全覆盖巡视。 据了解,截至目前,成都市已有多名特派督察参与疫情防控督察工作,李逸松是唯一一位来自医疗战线的特派督察。 必须在室内举行的会议 时间尽量短 3月6日上午,李逸松一行首先来到成华区喆·啡酒店,1月23日,喆·啡酒店成为成华区集中医学观察点,除观察人员外,还常年驻守医护人员、公安民警、武装民兵、酒店管理和服务人员等。截至3月5日8时,观察点累计接待人员254人,尚在观察21人。 在这里,李逸松仔细查看、询问,了解到成华区对隔离人员给予个性化人文关怀,照顾、调整异地人员饮食口味;还在点上设立了临时支部,对隔离人员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情绪,确保他们安心隔离。虽然观察点的工作做得不错,但离开时,李逸松反复提醒工作人员:“隔离人员的生活垃圾,要严格落实消毒措施,统一处理。”“绝对不允许隔离人员相互探访。” 随后,李逸松等人来到成都桃李食品有限公司、成都光明乳业有限公司(光明乳业西南总部)、白莲池街道“兰润兰科城”社区。 11点46分,李逸松抵达瑞景新城项目。 项目业主为成华国投公司,建设单位为成都建设集团,总投资8.2亿元,总占地面积约100亩,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纳2369人居住。 瑞景新城位于成华区一里塘社区3组,距成都市市中心10公里,空气非常好。 项目已全面复工。项目指挥部办公室门外,几张办公桌排成一排。李毅松仔细查看了口罩更换区、人员登记区、口罩发放区、体温检测区,他询问工作人员:“今天签到多少人?167人,我们正在逐步恢复正常施工。” 李逸松(右三)视察复工后施工现场 进门前,李一松和所有人一样,接受了体温检测。和其他人不同,李一松在检测时告诉检测人员:“这里环境温度很低,所以要测准,测额头不行就测脖子。”“如果体温枪显示33度、34度,就不准,需要重新测。因为这里环境温度低。” 项目指挥部内部,一群戴着安全帽和口罩的人正在开会。封面新闻记者数了一下,一共18个人,问李逸松,“这么多人聚集在室内开会可以吗?”李逸松回答,“可以。因为这里环境温度低,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也戴着口罩,你看他们都保持了一定距离。”回答完之后,他转身告诉项目负责人:“一定要减少人员聚集,尽量不聚集。必须要在室内开的会议,尽量缩短开会时间。” 保持室内会议时间短 查看完防疫物资收集室,李逸松来到项目部食堂,工人们正在排队吃饭,李逸松叮嘱项目负责人:人与人之间要保持远一点的距离;一人一桌;吃饭时,看到空桌子上有饭菜残渣,李逸松提醒道:“饭后要注意卫生,要及时清理。” 在视察工地时,李逸松了解到,大多数工人和管理人员都住在项目现场。他说:“下班后人们不要聚集,大家要勤洗手,尽量把两点做好。” 工地入口处摆放的两个垃圾桶,让李逸松赞不绝口:“你看那个黄色的,专业点叫医疗垃圾箱,他们用来放废弃的口罩,那个黑色的,是放生活垃圾的,做得好。” 参观完瑞景新城项目后,李逸松感觉没有什么大问题,“防控知识大家都懂,剩下的就是责任心,针对目前的防疫形势,责任心更加重要。” 志愿者 专业性才有说服力 李逸松加入第七巡视组,多少有些偶然。 2月5日上午,成都市纪委监察部第七纪检监察室主任、第七监察组组长罗玉成接到了李逸松的电话,询问今天有什么事。罗玉成回答说要去成华区督查。李逸松主动请缨,提出要去成华区督查。罗玉成当即请示,领导也同意,增加专业人员是好事,会增加更多权力。于是,李逸松就成了第七监察组的“编外人员”。 李逸松告诉我们,疫情发生后,他一直关注着成都市纪委监察部牵头的巡视工作,作为特约巡视员,主动履职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希望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巡视工作中发挥作用。 此次督查历时一个多月,罗玉成强烈感受到李逸松发挥的专业作用更加明显,“他陪我们督查的同时,还帮助街道社区、企业进行整改,作为医疗行业的专家,帮助我们提升了督查效果。” 成华区老旧院落多,东站人流量大,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特别是前期调研的时候,群众不知道疫情有多严重,该怎么办,紧张焦虑。”同样的话我们说出来,他却说得不一样。他的解释专业,令人信服,大家都信了。“稳定了情绪,安抚了人心,效果很大。” 2月5日,第七检查组在李家沱三洞古桥公园发现,有人聚集跳舞,一些老人没有佩戴口罩,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罗玉成记得,当时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不听劝告,问他为什么不戴口罩时,他倔强地大声抗议,从裤兜里掏出一个口罩说自己带了,我才不戴呢,说“我这么大岁数了,什么没见过?我不戴!戴了会喘不上气。”又不能采取有力措施,局面很尴尬。 李逸松走到老人面前,和他聊了起来。当听说他是华西医院的医生时,老人的态度开始好起来。李逸松温柔地给他讲疫情的危害和口罩的作用,说就算不怕,“万一你被感染了怎么办,我回家传染给我的儿子、孙子和家人,他们就危险了。”老人听了。 这是市属公园,有自己的管理机构负责日常运营管理;福庆路街道办事处按照成华区要求和属地职责,安排管理人员、志愿者、党员志愿者多次对公园进行劝导,但效果并不理想。针对上述情况,第七巡视组当天联系了市纪委监委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督促市水务局联防联控疫情。 2月6日下午,第七检查组在三东古桥公园“回头看”发现,从广场入口到河边,没有看到广场舞队伍,也没有看到不戴口罩的居民,取而代之的是循环播放的防疫提醒牌和流动护林志愿者。 持续运营 我也感动于基层干部 2月5日至2月16日,李逸松利用工作间隙,随第七督查组到成华区11个街道办事处、107个社区以及菜市场、超市、药店、车站等地督查疫情防控工作,对14家酒店、公园等场所进行督查,并对14家宾馆、公园等场所进行现场督导。“发现问题,立即通知街道、社区,商讨整改,不留疫情防控漏洞。” 李逸松(右二)检查复工项目疫情防控工作 在成华医学隔离观察点和收治患者的医院,李逸松现场进行技术、物资储备知识讲解,并开展“三级分诊、首诊三问、医院感染三防”专业培训。 罗宇成也对李逸松在药店巡查的态度很佩服。“李逸松跟我们不一样,他能分析出一个人买某种药是得什么病。所以他去药店的时候,就跟老板或者员工明确说:如果有人要买泰诺或者其他退烧药,你们不能卖药,也不准卖。要买药的直接去医院,因为他的问题很严重,必须去医院。” 2月24日,李逸松与另一位成都市监察委员特约巡视员石俊一起来到新津,走进县城重点建设项目、社区、企业、医院等场所,深入了解重点人员筛查、健康证办理、县卫计局等部门的工作情况,并就项目安全复工、防疫消毒措施、防疫资金使用、大型医用设备应急采购等情况进行调研座谈。 3月2日,李逸松、罗玉成在成都市纪委驻市国资委纪检监察组组长宋晖的陪同下,莅临成都工业集团成都国盾聚变创新中心(一期)项目和成都文旅集团锦江乐园项目现场调研督导。 3月6日下午,告别之际,封面新闻记者问李逸松:跟随第七巡视组这么久,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李逸松说,基层干部工作很辛苦,很累很辛苦,“他们几乎放弃了休息时间,有的甚至带病工作。巡视组干部昼夜兼程走街串巷,一个社区一个企业走访,为群众办了很多实事。我很感动。” 李逸松(右二)在新津考察 说起李逸松,成华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郑天南有自己的看法:李逸松除了繁忙的工作之外,和第七巡视组其他11名成员一起在成华站工作。“穿上白大褂,他是勤奋的白衣使者;脱下白大褂,他是万千‘最美逆行者’中的白衣卫士。” “监察人员要主动接受监察,让特派监察员参与疫情防控督导,也是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接受监察的一种方式。”成都市纪委常委刘云云透露:下一步,国务院纪检监察委员会将继续围绕构建开放型监察体制机制,积极为特派监察员充分履职创造有利条件,搭建工作平台,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服务保障,充分发挥特派监察员的参谋、桥梁、舆论引导作用,以积极心态主动接受来自特派监察员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不断凝聚起整风反腐的强大合力。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