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青少年24小时心理热线|疫情期间心理援助:12355 为青少年及家长排忧解难

时间:2024-08-02 14:05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我回安徽老家过年,一到家就感觉喉咙痛,没发烧,也没咳嗽,就是觉得不舒服,不敢去医院,怕交叉感染。”

“我从湖北黄石回到浙江江山,回来后很配合检查,足不出户,村民们在我家门口挂横幅,背后说我闲话。”

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团中央青少年权益保障部紧急调度,组织各地12355青少年服务台安排春节假期值守,开展疫情防控“12355青少年心理援助专项行动”。

各地团组织迅速调集专业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广泛动员青少年组织、青少年志愿者、青少年事务社工等合格人员,组建心理危机干预志愿服务队,帮助青少年和家长科学认识、应对疫情,走出心理困境。

各种求助电话

“有的咨询因疫情导致焦虑、疑病、抑郁、忧心忡忡;有的反映聚众赌博;有的劝阻外出,被忽视而感到焦虑;有的反映物资短缺;有的反映出行困难。总之,青少年的诉求多种多样、面面俱到。”浙江省衢州市12355热线心理咨询徐蓉最近已经接到了几百个电话,一边接听一边认真做笔记,晚上还要和团队成员一起做案例分析。

徐蓉说:“疫情期间的心理咨询很复杂,各种问题混杂在一起,这就要求心理咨询不仅要做好心理辅导,还要了解各方面的政策,只有掌握大量的信息、掌握广泛的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据了解,目前各地12355青少年服务台主要有三种服务模式,一是为求助者提供心理援助,化解负面情绪,增强防疫信心,调解家庭矛盾;二是联合社区街道、相关部门,帮助求助者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三是积极开展新冠肺炎预防科普宣传。

给求助者最实在的温暖

青少年心理健康热线_青少年24小时心理热线_青少年心理热线是多少

1月26日晚,湖北黄石一名13岁女孩返回厦门,乘坐父母和朋友的私家车返回出租屋。

母亲拨打电话求助,厦门市12355青少年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李小曼迅速安排青少年事务社工介入,定期上门探访女孩测量体温,并与房东协商解决其日常饮食、生活物资问题;社工每天通过视频、QQ等线上沟通方式与女孩父母保持联系,跟进女孩的学习、生活状况,有效疏导女孩的负面情绪。

而同一时间在另一座城市杭州,浙江省“青春帮”首批心理咨询冷忠军接到了一位年轻人的电话:“要不是你们的帮助,我这个农民工,春节可要受不少苦了。”

冷忠军说,小伙子原本想来杭州多挣点钱,但被困在家中,没钱交房租、水电费,资金压力让他十分焦虑,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开工,但老板告诉他,就算疫情结束,也只有部分员工会返工,工人们又要被泼冷水了。

“疫情期间的心理援助,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咨询,主要是危机干预,解决求助者的实际问题。”冷忠军介绍,他联系到了相应的社区,经社区相关部门协商,可以延期缴费。除了交房租外,社区还送来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解决了这位外地小伙子的燃眉之急。

很大一部分男性寻求心理帮助

一位四十多岁的老板打来电话,表达了自己的苦恼,他的公司面临破产,员工们都等着领工资,孩子也不听话,他的社交生活彻底断绝,家庭矛盾不断增多,他正处于抑郁状态中。

福建省12355志愿服务队队员、二级心理咨询王海虹发现,这并不是个例。她接听热线15天以来,接到的70多个咨询电话中,60%来自男性。她认为,男性承受的社会压力更大,表达的渠道更少,热线电话因其私密性强的特点,成为他们在疫情期间表达感情的重要渠道。

一名高中生,之前就有强迫症,疫情让情况更加严重,他开始不受控制地洗手,总以为自己会被传染,每天用洗手液洗手好多次,手都烂了,还引发炎症。

“强迫症患者无法辨别自己想象的东西与现实之间的差别,疫情加重了他们的症状,需要多次问诊才能找出想法的根源。”针对这种情况,王海洪不仅为他提供心理治疗,更是传播科学、医学知识。

为帮助受助群众科学应对疫情,减少疫情给他们带来的伤害,共青团福建省委在“青春福建”公众号开辟了《知心姐姐谈疫情》专栏,全省30名专业心理咨询组成24小时帮扶小组轮流进行线上辅导。

疫情期间亲子关系容易紧张

“我爸妈完全剥夺了我的自由时间和空间,我快要疯了!”电话那头传来一道愤怒的声音。

青少年心理健康热线_青少年24小时心理热线_青少年心理热线是多少

杭州一名高中男生因为疫情无法返校,又因为小区封闭管理无法外出,只能24小时和家人呆在一起,一向爱跑步爱运动的他,只能打游戏。上网课那天,父母就在旁边听着,不断催促他学习,为了不让他上网玩游戏,甚至还要求他下课后交出手机,这让他真的很烦很焦躁。

孩子觉得委屈,父母觉得无奈。

不少家长打电话给冷中军倾诉:自己的孩子在家自控力很差,每天抱着手机,昼夜颠倒,很担心孩子的教育和健康,但又无法沟通。

王海虹认为,处理好亲子关系,父母首先要情绪稳定、说话得体,用正确的方式表达爱,而不是责备、不信任,“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给孩子做好榜样,学会按照我们希望他们做的事情去做,成为那样的人。”

广东省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志愿者邹永玲也接到一名男孩的电话,哭诉自己因作业与妈妈吵架,拒绝与父母一起吃午饭,被爸爸强行拉走后又与爸爸发生冲突。

邹永玲运用“把自己当成自己”的心理技巧,帮助一个三口之家实现了家庭学习和生活计划,这也是心理咨询与受助者建立良好咨询关系非常有效的共情技巧。

“真的好忙好累。”上海某学校一名一年级女生拨打上海12355热线倾诉,她每天早上练琴四个小时,下午到晚上写作业,每次想休息,父母都会问她“你在哪?有时间做运动”,她只好乖乖回到座位上。

热线危机干预个案负责人杨欣说:“很多家长不理解孩子,从来不愿意倾听孩子真实的想法。”杨欣苦恼地说,“疫情期间,家长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整个家庭很容易陷入焦虑、紧张的氛围。”

疫情期间的“青春期烦恼”

“我想死,别拦我。”

2月10日晚11点,杨欣被上海12355咨询平台“清消聊”的一条信息吓了一跳。

“我经历过太多类似的情况,晚上哭得眼睛都肿了,第二天还得忍受。”一名20多岁的女孩绝望地哭着。

因为疫情,她见不到男朋友,两人还发生了矛盾,他拒绝交流,“我觉得很难受,想自杀。”得知她是学医学专业的,杨欣结合现在的疫情,试图安慰她,结果发现她还躲在自己的世界里。

青少年心理健康热线_青少年心理热线是多少_青少年24小时心理热线

“别提我父母。”这句话让杨欣有了突破,杨欣从女孩的坦白中感觉到自己缺少家人的爱,有自卑感,男朋友成了她唯一的精神依靠,于是杨欣很快调整、开导她,在相处的过程中,女孩逐渐消除了抵抗心理。

杨欣从疫情期间的问诊中发现,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自我认知,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她建议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业,更要高度重视情感问题,给孩子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在杨欣收到的求助中,有一条来自护理专业的大学生,她即将毕业,将参加医院招聘考试,职业前途让这位支援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感到迷茫。

梦想成为一名医生的她,在这次疫情中,开始重新审视医护人员的生存环境。她看到老师们在巨大的压力下日夜奋战,同时还要面对病患投诉、医患纠纷,“被感染”等负面因素,也让她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

“疫情加剧了她对职业的恐慌,情绪低落。可以通过多运动、多和朋友交流来缓解情绪,积极面对,肯定自己。”杨欣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12355热线在各地全面开通

依托12355热线,各地共青团组织利用微信、微博、公众号、小程序等方式,大力宣传疫情防控相关知识,为家长、青少年提供心理疏导,努力促进青少年需求与社会服务资源供给有效对接。

共青团广东省委组建由21名医生、65名医学研究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通过“粤事通”“青少年帮扶”小程序为青少年提供防疫咨询指导、心理咨询服务、法律援助等服务,共接受线上咨询8558次,其中防疫咨询4844次、心理咨询3714次。广东省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热线接听电话 次。

上海12355累计接受咨询1399人次,日均咨询66.62人次,通过上海12355微信、微博发布相关信息76条,在12355“青晓聊”开辟了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咨询区,安排专业心理咨询提供服务支持,志愿者还为支援湖北的医护人员子女辅导寒假作业,购买学习、生活用品。

共青团福建省委权益部联合福建省12355青少年服务台、福建医科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工作系、福州市青少年事务社工协会,共同编写了《福建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指南》,为奋战在防疫一线的青少年事务社工提供行动指导和专业支持。

“目前,线上线下系统运行良好。从求助青少年的反馈中我们了解到,他们不仅得到了心理安慰,很多生活上的困难也得到了帮助。”共青团武汉市委书记沈文丽说。

据悉,全国126个12355青少年服务台均开设了疫情防控心理咨询专项服务,调动心理咨询及相关专业力量2000余人。团中央权益部直属专家组和6个国家区域中心共接听咨询电话 余通,在北京出版集团支持下编辑出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青少年心理咨询100问10答——来自12355的声音》,为各地专业服务提供指导。国家卫生健康委团委协调地方精神卫生医务人员加入12355心理咨询队担任志愿者,提供病毒医学、流行病学知识科普和咨询应答; 推动12355服务台开设未成年人保护专线,主动联系民政部门,协助发现、报告受疫情影响且无人监护的儿童,在做好安置工作的同时,及时给予帮助救助。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