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24小时心理热线|12355青少年服务台成都中心:24小时公益热线助力青少年成长与心理健康时间:2025-01-13 14:10 “您好,这里是12355青少年服务台成都中心,您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帮助吗……”已是深夜,12355热线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几位夜班操作员正集中精力应对全国各地青少年的不同需求。 。 这是一条24小时不下线的24小时公益热线。它时刻等待着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法律咨询、创业指导,甚至只是倾听他们的成长烦恼、学业困惑、对父母或老师的担忧。抱怨。该热线只是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平台之一。还可以接受心理、法律等问题的采访。还不定期举办各种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培训课程,以及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 服务平台“物化” 欢迎青少年进门 昨天上午,当记者来到12355青少年服务台成都中心时,立即被这里热烈的气氛所吸引。接待区白绿相间的装修风格,让人感觉清爽宜人。工作人员都穿着白色T恤,笑容满面。整个中心虽然只有200平方米,但五个机关设施齐全:除开放式接待区外,还设有热线呼叫中心、心理咨询室、沙盘咨询室、法律咨询等功能区。室和项目办公室。 “这是为满足青少年在心理、法律、就业、创业、维权等方面的需求而量身定做的。”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悉,去年底,共青团成都市委积极申报“平安成都”创建项目,并成功获得市委政法委专项资金支持,共建“平安成都”。 “实质性”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今年年初,经过紧张筹备,12355青少年服务台成都中心终于落地成都东郊民生服务中心。 目前中心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专业团队进行运营。尹万晶是这支队伍的队长。她说,团队工作人员以心理咨询为主,因为打电话、写信、上门的青少年大多是寻求心理帮助,这是中心的核心工作之一。 “中心现有心理咨询7名,其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4名,国家三级心理咨询3名。” 尹万晶也是一名心理咨询。当谈到她的工作时,她立即打开了聊天框。 “自从这个实体平台建立以来,很多青少年不再局限于拨打热线来表达自己的困惑,他们也会直接来到中心与我们面对面交谈,这种咨询显然更有效。 ” 除了青少年本人之外,前来寻求帮助的很多人都是孩子的父母。不久前,尹婉静接待了一位初中生的家长。他们担心即将参加中考的儿子。马上就要考试了,青春期的儿子却有强烈的厌学情绪,听不进父母的话,甚至有点逆反。尹万晶建议家长带孩子过来面试。起初,孩子们不太情愿,但尹万晶却告诉他:“我只是来这里玩的,这里有一个沙盘,够你玩一天半的了。” 男孩尴尬地走过来。尹万景没有问他什么,就先带他去沙盘玩了。男孩很快就被沙盒游戏所吸引,独自在沙盒室里玩了很长时间。尹婉静看着男孩摆的沙盘,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判断他是一个比较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于是她问他:“你现在在想什么?没有人关心你的想法。家长老师们就想想吧。”就为了控制你?”男孩愣住了,没想到尹老师一针见血,在尹万景的引导下,男孩渐渐摆脱了心理防线,开始愿意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三下之后经过心理辅导,男孩不喜欢学习的情绪有所改善。 “其实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还不错,但是他的压力很大,父母对他的期望,加剧了他对中考的恐惧。另外,他和父母之间也存在一些沟通问题,这使得他对中考的恐惧感增加了。”后来,中考成绩出来了,他的父母打电话给我,说他考上了重点高中,我很高兴。” 线上服务+线下活动 公益服务更接地气 尹万晶告诉记者,很多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都是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造成的。因此,除了为有需要的孩子提供心理咨询外,中心还将开展很多更有针对性和预防性的培训课程和线下活动。 “比如我们之前在中心举办过‘亲子讲堂’,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参加,教家长和孩子如何有效沟通,减少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机会。” 市团委相关负责人也认为,这200平方米的阵地不足以支撑全市青少年的多方位需求。采用线上+线下活动的方式,可以避免青少年服务“空心化”的问题。 ,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接地气”的公益服务。 今年5月,中考、高考前夕,中心组织多名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走访成都高新区利民中学、新津县武进中学、成都华西中学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学校与成都市石棉县、雅安市石棉中学、蒲江县鹤山中学举办“轻松备战·12355与你同行”阳光行动中考减压活动。近1500名高中、高考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据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本次活动以“心理减压讲座”、“现场心理咨询”、“亲子关系团体辅导”等形式进行。在“心理减压讲座”中,心理咨询积极与考生互动,分析压力来源,分享缓解压力的方法;利用冥想来放松和缓解紧张情绪;用自我暗示引导积极的心理能量,增强自信心。使考生能够有效缓解考前压力,消除考前焦虑、紧张、失眠等不良影响,以从容自信的心态迎接即将到来的高中和高考。在辅导员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现场心理咨询”过程中,他们利用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抑郁自评”和“焦虑自评”量表评估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况。心理健康状况并回答心理问题。困惑,应对抑郁和焦虑。在“亲子关系团体辅导”中,咨询师通过多种亲子互动游戏,引导双方表达爱意。通过角色扮演,彼此可以体验做父母和孩子的心情和感受,化解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误会和矛盾,增进相互了解。理解和尊重。活动中,孩子和家长互相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在积极的体验中不断升华。 “这次活动非常成功。参与的孩子和家长均表示,双方找到了更好、更有效的沟通模式,明白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重要性。感动的同时,他们也收获了更多的理解和沟通。 “了解并掌握冷静对待、耐心倾听、同理心等多种积极有效的沟通技巧。”该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5月份“阳光行动”以来,共举办了5场相关活动。该热线已受理中考、高考学习压力相关案件43起,受理访谈案件35起,受众1508人次。 最近,高中、高考已经结束,孩子们迎来了暑假。中心还策划了一系列暑期公益活动,让青少年的暑假生活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变被动为主动 承担社会责任 走访中,记者发现,除了心理咨询室外,该中心还设有法律咨询室。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中心已与成都市青少年法律援助服务队等法律机构建立了合作。如果青少年需要法律咨询或帮助,中心将协调整合资源,让公益律师上门提供法律服务。 “今年上半年,我们介入了一起青少年被父母体罚的案件。孩子的父母多次用粗暴的方式教育他、殴打他。我们了解后,及时采取措施,对孩子进行体罚。”一方面对受伤的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另一方面,公益律师给孩子的家长做出了解释,告诉他们这样做是违法的,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事情并没有继续下去孩子的家长接受了我们的意见,孩子也接受了我们的意见,与心理咨询进行了充分的沟通,确保他以后能够健康成长。” 记者了解到,这并不是该中心主动介入的第一起案件。此前,该中心还曾主动帮助过成都备受关注的“保鲜膜男孩”。 14岁男孩陈小亮得了一种怪病,全身皮肤溃烂。为了上学,他把全身裹了一层保鲜膜,以减轻衣服摩擦带来的疼痛,也防止同学闻到。他溃烂的皮肤发出恶臭。 得知小良辰的故事后,中心主动联系了小良辰的父母,并派出心理咨询到医院与小良辰进行了两个小时的长时间交谈。陈晓亮畅所欲言地讲述了自己的学习生活、兴趣爱好等,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心理咨询咨询师肯定了小良辰积极、乐观、独立的精神,鼓励他战胜病魔,乐观地面对未来。同时,通过沟通,心理咨询发现小良辰精神不够健全,情绪低落,缺乏必要的社交沟通,及时采用专业方法帮助小良辰缓解压力,打破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生活观念。据悉,中心将根据小良辰的精神状态和治疗进展,继续开展心理救助和心理干预工作。同时,中心还将整合各种资源,为小凉辰的后续治疗提供帮助,帮助小凉辰尽快康复,重返校园。 中心志愿者邓红艳也参与了救助小良辰的活动。自中心成立以来,她一直在这里做志愿者,每周一次,即使打夜班热线,她也毫无怨言。邓红艳是一家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她一直热爱心理学,参加过四川大学的心理咨询班。去年,她还获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证书。 “我平时上班休息一天,所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所以就想到了去中心做志愿者。另外,我也希望能把学到的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帮助这些青少年。” 据悉,该中心目前有200多名志愿者,其中有数十名志愿者比较固定,定期来中心接听热线电话,提供心理咨询。 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对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目前的发展非常满意。 “‘平安成都’工程建设资金用得好、用得好。我们希望继续扩大平台影响力,提供更多青少年服务。” “我们不仅有成都中心这个青少年服务平台,目前,我们已在全市9个区(县)社区同步启动12355青青到家服务中心建设,建立了‘中心+基层’的工作模式。通过共享工作团队、服务项目、品牌活动、信息资源等,加强中心与9个基层12355分站的工作联动,与青少年共同开展工作。共青团青少年市委相关负责人告诉青少年,下一步,12355青少年服务台成都中心将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宣传。为青少年和青少年接受服务提供快速、便捷、专业的服务,有效扩大中心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切实服务全市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发展。 (来源:成都日报)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