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青少年24小时心理热线|全国两会热议心理疾病治疗纳入医保,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时间:2024-12-25 14:07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随着社会对精神疾病的高度重视,将精神疾病治疗全面纳入医保成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的热门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员会副主席施卫东表示,近年来,焦虑症、抑郁常见精神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逐年。因此,他建议将常见精神心理疾病纳入专项医疗保险补贴,进一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长期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董事长翟美清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环境的变化,心理问题焦虑、自残等行为在中小学生中频繁发生,抑郁检出率呈现低龄化趋势。因此,她建议,应将部分省市将心理治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做法推广到全国,将心理状况评估和心理咨询项目纳入医保范围,增加患者的医保支付范围。求医热情。

上述提议受到不少网友和业内人士的期待,但业内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与躯体疾病不同,精神疾病由于其特殊性,全面纳入医保仍面临诸多挑战。

图/图昆虫创意

青少年心理咨询哪个医院最好_青少年心理咨询师_青少年心理咨询

为什么要纳入医疗保险?

近年来,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2023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年)》显示,在最新的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0.6%,焦虑风险检出率为15.8%。 %。

一些城市的数据也能反映出这一总体趋势。史卫东特派员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医院第904医院常州院区焦虑症年发病率同比上升12.13%,每年抑郁发病率同比上升13.70%。

全国政协委员施卫东 图/受访者提供

不容乐观的是,精神疾病的发现呈低龄化趋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青团中央对外联络部2023年3月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发展报告》显示,全国有3000万17岁以下青少年和儿童受到心理困扰。问题。中小学生焦虑、自伤等心理问题多发,抑郁检出率呈现低龄化趋势。

青少年心理咨询师_青少年心理咨询_青少年心理咨询哪个医院最好

石卫东指出,焦虑抑郁常见精神疾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用精神药品,但国家集中采购相关药品的范围不够广,部分精神药品价格虚高,且部分品种药品尚未纳入医保范围。这无疑给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负担。

具体到青少年心理问题,翟美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青少年儿童在经历心理危机干预后,也面临着心理状态的“维护”等问题。目前,大中城市儿童青少年精神科治疗费用昂贵,药品价格高,只有部分药品纳入医保范围。她说:“以广州一些三级甲等医院为例,儿童青少年精神科门诊初诊费1200元起,心理咨询300元/小时起,两者都需要自付费用。” ”,这给患者家属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全国政协委员翟美清照片/受访者提供

李耀是湖南一所大学的心理学老师。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她最近联系的一名学生刚刚在湖南某地级市的公立医院接受心理咨询,价格为300元/小时。

从从业者的角度,李耀强烈支持将常见精神疾病和心理咨询纳入医保。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她接触到的很多患有精神疾病的孩子都被称为“贫困家庭学生”,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因家庭原因出现心理问题,留守儿童被称为“贫困学生”。的重要群体之一。她说:“这些孩子要么是跟爷爷奶奶或者其他长辈一起长大的,要么是被寄养在各个亲戚家的。比如上半年寄养在姨妈家,下半年寄养在叔叔家。”下半年他们从小就缺乏父母的照顾。”

2021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贫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对27个县20321名农村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进行了评估分布于我国12个省份。这份报告显示,多个年龄段的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远高于非留守儿童。

李耀表示,父母关爱的缺失以及留守期带来的各种负面情绪,为这些孩子今后患上精神疾病埋下了严重的隐患。

李耀坦言,对于“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很多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目前的心理咨询费用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家庭层面的经济负担和对心理问题缺乏正确认识,导致一些孩子实际上延误了治疗,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还有问题需要解决

目前,各地区精神疾病医保报销现状存在差异。

2021年广东将精神疾病治疗纳入医保; 2022年11月,江苏还将精神疾病治疗纳入医保。

李瑶说,据她所知,在湖南,很多精神疾病只有严重到需要住院才能纳入医保,比如重度抑郁住院。

青少年心理咨询哪个医院最好_青少年心理咨询_青少年心理咨询师

作为业内人士,精神障碍康复机构清日心理专家何日辉表示,在他所在的广东,将精神疾病治疗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果全国其他省份也把这个纳入医保的话,就完全没有关系了。这无疑将彰显社会的进步。

不过,他也坦言,行业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何日辉表示,从患者就诊情况来看,目前国内各医疗机构设立心理科室的比例严重不足。

“这背后的原因相当复杂,除了相应人才的缺乏之外,还与医院的运营机制有关。”他表示,目前财政拨款只占医院营业收入的一部分。大多数医院都面临着创收压力。目前,精神疾病已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全省很少,心理科创收能力较弱。除了专科医院外,很多医院都不太愿意开设心理科室。

在史卫东看来,目前常见精神疾病的诊治覆盖率还不够。他说:“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常州市卫健委所属市级公立医院中,主城区有7家设有心理门诊,仅有1家没有。相对偏远地区的医院没有心理门诊。门诊服务。全国县级医院精神心理诊疗明显不足。”

史卫东认为,心理门诊的开设可以纳入县级医院的考核。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县级医院通过自身人才专项培养或人才引进储备精神心理疾病专业人才,积极开设心理门诊。还可以鼓励医疗机构整合线上线下服务,开设网上医院心理诊所。

此外,多位业内人士也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目前各地心理咨询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甚至鱼龙混杂,不少治疗效率低下,成为其发展的一大障碍。进入医疗保险。

在何日辉看来,心理咨询等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与一般躯体疾病的治疗有很大不同。它们通常是长期的,治疗效果无法像物理治疗那样“量化”。这也为其进入医保会计体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困难。

另外,很多心理疾病需要长期服药,甚至几年,而且需要进口药物,价格昂贵。例如,一盒氢溴酸沃替西汀片的售价接近500元。该药在精神疾病领域品种较多,是多种精神心理疾病的常用药物。 2023年3月全国第八批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该药品因专利原因被调整出集中采购目录。

在施卫东看来,应参照高血压、糖尿病等特殊疾病的补贴,将服用药物半年以上的焦虑、抑郁等常见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纳入补贴范围将慢性特殊疾病纳入医保,降低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疗费用。经济负担。

“下一步,我们还需要关注非原研精神药品,扩大精神药品集中采购范围。在药品集中采购中,将纳入更多精神药品非原研(仿)药,通过集中采购降低常用精神药品价格,减少精神疾病家庭药品费用。同时,适当扩大精神药品医保范围和医保支付比例。包括更多精神药物纳入医疗保险范围,进一步减轻精神疾病家庭的负担。”石卫东提议道。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