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姻咨询|心理健康问题引人关注,心理咨询费用高昂且市场鱼龙混杂令人担忧时间:2024-11-04 14:08 撰稿:潮新闻 孙静怡 6月底,《三联生活周刊》发表文章,讲述一位1995年出生的重度抑郁青年无力承担高昂的心理咨询费用,于是开始服药,探索自我治愈的过程。立刻就登上了微博热搜。有网友表示“终于有人注意到这个问题了”,也有网友开始为此提出建议,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受访者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0.6%,焦虑风险检出率为15.8%。 在此背景下,心理咨询费用高昂、鱼龙混杂的心理咨询市场也让一些患者望而却步。是什么原因导致本应治愈心灵心理咨询却引发患者“心脏病”?市场上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的人有哪些?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 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记者与有相关经验的网友和行业专家聊天,同时变身零基础的心理咨询学习者并进行了调查。 市场价格是多少? 一些患者称自己“太高了” 2023年初,由于家庭、工作的变化,以及失眠、烦躁等身体反应,徐鹏(化名)的状态很不好。由于生活不能自理,他来到三级专科医院精神科就诊。医生诊断他患有广泛性焦虑症,诊断他患有广泛性焦虑症。开了药。 由于药物短时间内不起作用,身心俱疲的徐鹏急于寻找突破口。 “不方便向身边的人谈论负面的事情,但表达出来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局外人,心理咨询更合适,可以提供更专业的帮助。”徐鹏说道。 然而,寻求帮助的道路并不顺利。徐鹏发现,很难找到三级专科医院的第一专家进行治疗。无所适从之际,徐鹏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了一家私人工作室,价格为每小时600元。 “咨询很有效,分析了我面临的问题,并给了我解决的建议。谈话后,我的信心确实增强了。”但这一次之后,徐鹏就没有再预约心理咨询。他说,原因是虽然它很有用,但从长远来看,它价格昂贵,难以承受。 事实上,目前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费用昂贵的现象并非孤例。 2023年4月,白领张克(化名)因极度悲观、情绪低落到一家三级医院临床心理科就诊,被诊断为焦虑抑郁。挂号、答疑、分析、配药整个过程花费1200多元。当时医生建议他接受一对一的心理咨询,但张恪下意识地拒绝了。 她告诉记者,她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心理咨询的价格,对价格也有一个想法,所以不敢询问具体费用,直接拒绝了。 “看病、吃药已经很贵了,心理咨询不是一两次就能解决问题的,实在是承受不起。” 平日里医院门诊部依然熙熙攘攘。记者 孙静怡 摄 翻看社交平台,类似徐鹏、张轲的分享经历还有很多。心理咨询真的那么贵吗?记者梳理了杭州市部分心理咨询单位(机构)的现状。 民间机构根据线上线下咨询和顾问级别的不同,价格也有所不同,每50或60分钟200至2000元不等。其中,在线咨询是最便宜的。线下可以议价的,除体验套餐外,价格均在400元以上。这些机构的介绍页面显示,他们可以解决情感关系、亲子教育、婚姻危机、焦虑抑郁等问题。 公立医院收费相对较低——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院普通医生的心理治疗费用为300元/次,而来自“名医中心”的专家收费不等根据医生职称,每次500元、600元、800元不等。 ,每次服务时间约40分钟;浙江省人民医院心理治疗费用根据医生职称每次400、600、800元不等,每次服务时间50分钟左右;另一家大型省级医院官网显示,该院心理咨询门诊特挂挂号费为500元/次,最高收费800元/次,每次服务时间为45分钟…… 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秘书长徐成伟告诉记者,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框架和基本技术是相同的。不同医院之间、医院与私人机构之间,根据访客的症状和目标,技术的应用会有所不同。有一个区别。 心理咨询为何贵?徐成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一方面,除了在学校学习的费用外,心理咨询还需要参加大量的专业培训、实践操作,毕业后还要获得多个证书,需要相对较大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另一方面,新员工需要心理咨询咨询师在进行心理咨询时需要聘请主管,再加上场地费用等,这些持续的开支是心理咨询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 浙江工业大学教育学院学术副院长、应用心理研究所所长唐玉龙认为,目前市场上高水平心理咨询的短缺也是心理咨询价格高昂的原因。当供给远小于需求时,价格就会上涨。 此外,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一些医院还有“心理咨询项目”,每次费用45元。业内人士介绍,45元的“心理咨询项目”与大众认知中的心理咨询不同。该项目一般存在于咨询流程中,没有固定的服务时长,更偏向于简单、简短的指导和咨询治疗。 一位经历过这个项目的网友分享了她的就医经历。据她介绍,因为持续不开心,她去了三级专科医院的普通心理咨询门诊。当她见到医生时,她首先问她从哪里来。诊断原因和症状。经过初步判断,医生建议她多去亲近大自然,并解答了她的疑问。整个过程持续了大约10分钟。最终诊疗费包括初次精神科检查39元、心理咨询45元、行为观察治疗15元。 徐成伟表示,每次45元的“心理咨询项目”通常是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咨询情况开出的。 “当医生在咨询中发现患者存在情绪障碍、睡眠等心理问题,需要立即进行简单的认知调整、行为干预等咨询服务时,就会启动这个项目。” 三个月快速心理咨询? 如何保护患者的“心”? 2023年底,华晶产业研究院报告称,截至2022年底,全国心理咨询公司数量已超过10万家。 2022年,我国心理咨询行业注册企业数量为3.14万家,增速为60.2%。 这些社会咨询机构都值得信赖吗?近日,方英(化名)的一位朋友情绪不稳定。她在当地一家生活交易平台预约了心理咨询,并邀请方英陪同。 目的地在一栋写字楼内,装修比较简单。方英回忆,心理咨询到达后,和朋友聊了几句,然后就开始宣传治疗方案,持续了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我们连基本情况都没有讲清楚,就是因为我们外人不懂,所以只能付钱。”方颖质疑,这是心理咨询还是推销员? 来源视觉中国 近年来,随着心理咨询需求的不断增加,大批“野性”的心理咨询被招募到行业中。自2017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取消心理咨询国家职业资格国家统一认证以来,各机构均以培训形式颁发培训证书,资格标准不统一。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些心理咨询是如何“诞生”的,潮新闻记者作为零基础的心理咨询学习者咨询了几家打着心理咨询培训名义的培训机构。 在询问了记者的学历和毕业年限后,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一份据说是业内比较认可的心理咨询基础培训证书。他们告诉记者,只要拿到证书,就可以从事实际执业,无论是兼职还是全职都可以。 那么需要培训多长时间才能拿到证书呢?多数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学习三个月就可以轻松参加考试。考试题目比较简单,培训机构会提供“有针对性”的题库。某培训机构工作人员表示,如果7月份报名,8月份就可以参加考试。 “先拿到证书,然后再系统学习。” 另有机构向记者推荐了海外的心理学硕士项目,称其“更适合长期发展”。对方声称可以直接申请入学,不需要联考、雅思、托福。在线学习一年后即可获得学位证书。 面对以上种种,记者不禁要问:“这么短的学习时间,对于一个零基础的普通人来说,是否足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钟杰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心理咨询是一门终身学习的职业。培训一名心理咨询的时间成本几乎与培训一名医生的时间成本相同——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的系统培训过程类似于临床医学硕士学位。一般来说,学士、硕士期间要学习30多门专业课程,并需要接受至少250小时的临床心理学实践和200小时的督导专业督导培训。在此基础上,还必须接受终身继续教育和职业道德监督。 而且几个月就能很快搞定,所获得的所谓培训证书其“含水量”不言而喻。 很多网友也想知道,每年都有很多高校心理学专业的尖子生是从哪里毕业的呢? 博主“@心理学老师小妮”是一名2023年从某顶尖大学毕业的心理学研究生,她曾经统计过自己刚毕业时50个同学的就业去向。 “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确实很少,大部分学生都进入了体制内的专业岗位,或者进入了互联网等民营企业。” 小妮告诉记者,除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外,成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还需要参加各种培训和实战演练。成本相对较高,但机会却比想象的要少。 “很多非心理学专业的人只是上了几节课就出来咨询,这反过来又挤压了我们的生存空间。” 唐玉龙解释说,造成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是心理学有近60个分支,不同的方向有不同的对应位置。高校心理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人才培养体系并不完全是围绕心理咨询而设计的。学心理学专业就一定要成为心理咨询这是公众普遍存在的误区。另一方面,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成本高昂,鱼龙混杂的市场也让一些同学暂时犹豫不决。 “我们每个班都有这样的学生,他们充满热情,想从事心理咨询行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目前需要的时间和金钱是无法承担的,所以他们选择了一种折衷的方法,先去上班,攒点钱,然后再回到心理咨询行业。”唐玉龙说。 期待行业标准的制定 用专业拯救你我的“心” 生活、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竞争迅速加剧,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面对患者被高价望而却步、心理咨询市场鱼龙混杂的现状,还能做什么呢? 事实上,目前,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纳入医保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已成为两届部分代表和委员关心的话题,一些地方也进行了探讨。 唐玉龙也认同,这是立即减轻患者负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唐玉龙分析,当前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公众对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的认识不足,高层次专业人才极度缺乏。 “大多数人都有身体疾病的亲身经历,也非常重视。其实心理健康也是一样。我们常说心灵和身体密不可分,精神状态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唐玉龙认为,从各方面提高公众意识,重视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是医保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完全纳入医疗保险,患者能够负担得起时,其他问题就会随之而来。社会是否有足够、专业的心理咨询咨询师来满足公众的需求? 唐玉龙介绍,中国心理学会一直关注心理咨询行业的问题。基于规范心理咨询培训的需要,建立了心理咨询咨询师质量控制体系“临床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及专业人员注册制度”(简称“CPS注册制度”)。 CPS注册制度对咨询师的认证非常严格,要求心理咨询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认可的心理学、医学、教育学、社会工作等专业硕士或博士学位,且至少250名小时的心理咨询临床实习经验。 ,累计督导不少于100小时,其中单项督导不少于30小时。 中国心理学会也非常重视学术教育中未来心理咨询培养。如果你在CPS注册系统认证的大学攻读临床和咨询心理学硕士学位,毕业后接受规范的临床实习督导,就可以成为注册心理咨询分配。 令人欣慰的是,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感兴趣并愿意进行专业、系统学习的人数正在逐年增加。 徐成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当他第一次去美国学习心理学知识时,他是整个专业唯一的中国学生。在他即将毕业的时候,很多新来的中国留学生选择了学习心理学和心理咨询。 “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趋势。” 在嘉兴市96345社区服务救助中心心谈室,专业心理咨询正在为学生家长进行心理咨询。来源:新华社 那么,面对迫切需求且对行业一无所知的患者该如何选择呢?唐玉龙、徐成伟向记者分享了一些行业经验。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健康问题都需要去医院。一般来说,严重的心理障碍或者需要药物控制的精神疾病比较适合去医院。相对较小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社会咨询机构得到缓解。 选择心理咨询时,可以重点关注他们的学历背景、培训经历和专业资质。一般情况下,通过CPS注册系统认证比较好。 同时,价格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足以作为选择标准。 “这并不意味着它很贵。心理健康问题更多的是关于适应性。患者可以选择先聊一聊,在了解咨询师的背景和咨询方向的基础上,找到让自己感觉最舒服的聊天,放下戒心。 “一些比较贫困的患者可以选择大学、社区等社会公益咨询项目。 “我们期待未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共同努力,行业更加规范健康,人才培养成本逐步降低,患者更容易找到专业、高水平的咨询师谁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唐玉龙说道。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