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世界精神卫生日:关注青少年精神健康,提升心理调适技能时间:2024-09-20 14:06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频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全球10至19岁人群中约有七分之一患有精神障碍,占该年龄段全球疾病负担的13%。 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有哪些迹象?当青少年出现心理疾病,学校和家长该如何应对?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广州市公共卫生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市部分成员单位、市、海珠区精神卫生中心在海珠区晓港公园举办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义诊、公园越野打卡、心理游戏互动等形式,提升儿童心理问题调适技能。 青少年呼救 近一半的电话都是高风险电话 当青少年遇到“情感困境”时,更倾向于通过网络寻求帮助,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受到“伤害”。 “青少年高危求助电话数量约占总高危求助电话的四分之一,更多是来自女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社区精神科主任周亮说,广州心理援助热线统计了近3年的数据,青少年(18岁以下)求助电话数量逐年增多,从2020年的2772起增至2022年的3755起,增幅达35.5%。 其中,高危电话由2020年的993通增加至2022年的1770通,增幅达78.2%。所有青少年求助电话中,近半数为高危电话,男女比例约为1:3。 地图由南都健康报提供 父母应提供高质量的陪伴 青少年心理问题有哪些迹象?广州医科大学医院杨婵娟介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包括智力发育水平、情绪稳定性、学习适应能力、自我认知的客观性、社会适应能力、行为习惯等六个方面。 “如果孩子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饮食、睡眠、身体状况等方面的行为模式出现异常,比如性格突然剧烈改变,活泼开朗的孩子突然变得情绪低落,不爱与人说话,拒绝与父母说话,或者学习时难以集中注意力,白天总是打瞌睡,精力非常低落等等,那么就可能说明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 儿童心理健康是人们最容易忽视的问题,但又非常重要。那么,如何预防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呢? “家长和老师首先要关心、爱护孩子这个独立的个体,孩子的任务不仅仅是学习。”周亮说。 杨婵娟说,对于青少年来说,父母是他们模仿和学习的对象,榜样比言语更有力。在内卷化、浮躁的社会环境中,父母首先要保持自身情绪稳定,提供优质陪伴,多倾听少表达,远离手机等电子产品,让孩子真正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被共情。生活中,也可以增加户外晒太阳的时间,鼓励孩子亲近、探索自然,包括感知和注意各种花草树木的色彩,培养孩子热爱生活的能力。 广州脑科医院开设“返校门诊” 如何判定因精神疾病休学的儿童青少年是否符合返校标准?周亮说,广州脑科医院刚刚为儿童青少年开设了“返校门诊”,青少年他们心理康复后更好地重返校园,提供评估、诊断、康复、治疗等全方位服务。 他说,目前广州精神卫生医疗资源丰富,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完善,全市11个区均设有公立精神病医院或综合医院设有精神科,床位密度和人均精神科医生数量均超过国家要求。 广州市脑科医院作为广州市心理健康中心,一直参与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服务技能的培训。在广州市教育局的安排下,广州市大部分学校都配备了专职或兼职心理教师,开辟校医联动通道,方便有需要的学生及时到医院就诊。 同时,医院还联合广州市心理健康协会、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援助中心等机构开展学校心理教师、学科教师、行政人员、家长、教育局行政领导等培训,2023年举办“校长讲学”、“家长讲座”、“开学第一课”等数十场,累计听众人数超过16万人次。 撰文:南方都市报记者杨丽云、穗健康医讯特派员宋宜倩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