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青少年24小时心理热线|关注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群体年轻化,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们?

时间:2024-08-08 14:09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抑郁不是“小动作”,也不是“没什么大不了的”。

每个家长、每个成年人都需要尽快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2022年全国抑郁蓝皮书显示,近年来抑郁发病率呈现年轻化趋势,18岁以下患者占抑郁患者总数的30.28%,抑郁患者中50%为学生,除遗传因素外,学业压力过大、父母管教过严、家庭关爱不足、校园欺凌等均可能导致孩子陷入抑郁。

人生漫长,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青少年渡过难关,帮助他们缓解抑郁、治疗抑郁,解决心理问题呢?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校长鲁林接受了澎湃新闻()专访,就青少年抑郁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建议。

陆林院士长期从事抑郁、睡眠障碍等精神疾病的公共卫生政策、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征及干预策略等研究。他认为,家长和老师、学校乃至全社会或许都需要更加关注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只有更加了解问题、更加重视问题、更加努力,才能共同帮助和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以下为访谈实录:

01

青少年心理尚未成熟

遇到挫折时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

澎湃新闻: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是什么?抑郁发病为何呈现年轻化趋势?

卢琳: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不像我们成年人有很好的心理承受力和弹性,生理也比较成熟。在成长的过程中,青少年心理承受力较差,而且复原力也不是很稳定,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因此,当他们遇到应激事件或压力时,复原力不如成年人,有时会出现问题。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对外界充满好奇,有时缺乏完整理性的判断,在成长过程中可能承受很大的学习压力,或者遭遇无知的爱情,这些事情都可能对他们造成影响,如果家庭、学校没有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或者给予足够的宽容,甚至额外的压力,青少年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02

儿童进食和睡眠有问题

家长应注意

澎湃新闻:根据您多年来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青少年中有哪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孩子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陆琳:青少年、中学生、高中生、大学生最常见的问题是情绪和行为问题。很多情绪问题都是由压力、焦虑、抑郁、愤怒等引起的,对很多事情产生困惑,也容易发生一些极端事件。

青少年无论年龄大小,都会出现行为问题。最简单的行为问题就是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视频。网络游戏和视频中有很多虚拟的东西,如果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感到不舒服,就会没有宽容、没有尊重,学习成绩也会受到影响。如果他们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现不好或有问题,就会在虚拟世界里得到一些快乐和尊重,从而沉迷其中。这也是很多青少年不想上学或不能上学的原因之一。

青少年心理咨询_青少年心理咨询哪个医院最好_青少年心理咨询正规医院

有些孩子有精神疾病。例如,年龄较小的孩子可能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年龄较大的孩子可能患有抑郁、焦虑,或者与老师、同学和家长沟通不畅。有些孩子不愿意上学,有些孩子沉迷于游戏,有些孩子因为与父母发生矛盾而离家出走。这些问题在青少年中相当常见。

从医学角度来说,家长可以通过一些行为来判断青少年是否有问题,比如“吃、喝、排、尿、睡”等基本维持生命活动是否正常,学习功能或社交功能是否正常。

晚上不睡觉,熬夜或者睡不着,不按时起床;不按时吃饭,不想吃饭,或者吃得太多;孩子在需要学习的阶段不愿意学习或者学不会;与家长、同学、家长等沟通时,出现焦虑、抑郁情绪,说了几句话就不想说话,或者说话时情绪变得烦躁;不想待在家里,不想去学校。这些都可能说明出现了问题。

有些人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想和别人说话。但如果你们能谈论感兴趣的话题,那就没什么大问题。不想谈论任何事情可能表明有问题。

从基本、维持生命的角度审视孩子是否存在问题,然后及时寻求专业帮助,评估问题的严重程度。

有些家长对这些事情不够重视,孩子不愿意上学的时候,家长就觉得学校不好,孩子没问题,在家待了几个月之后,情况就越来越严重了,其实这就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了,并不是家长觉得我们的孩子没问题,然后就一直待在家里,待的时间越长,可能遇到的问题就越多,可能真的就回不了学校了。

03

如果你的孩子出现抑郁迹象,立即寻求专业评估

澎湃新闻:孩子睡不着、吃不着,该怎么帮助他们?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或改善抑郁症状?

陆琳:如果孩子出现了抑郁症状,最重要的是不要逼迫孩子去上学,不要责骂孩子,不要教训孩子要怎么做。如果孩子出现了我们上面说的这些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找专业人士,专业的医生来评估。

我们把它分为几个层次,比如有的孩子压力太大,不想去上学,嘴上这么说,但还是坚持要去上学学习,只是觉得累,压力大。孩子偶尔会睡不好,比如考试前压力很大,考试过后就都恢复正常了,不用太担心。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和老师应该减轻孩子的压力,比如陪孩子散步,和孩子聊天而不是谈论学习,周末带孩子休息,锻炼身体,减轻他们的压力。拒绝参加考试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专业的干预。

当我们去看专业医生时,我们会评估他的精神活动和情绪状态。严重的可以用药物治疗,一些行为问题可以用心理干预治疗。大多数孩子在经过专业干预后可以重返学校,除了一些非常严重的病例。严重的病例可能很难重返学校,可能需要长期治疗。但大多数孩子在解决了情绪、心理和行为问题后,都可以重返学校。他们中的许多人最终都很好地完成了学业,健康成长。

很多家长还担心医生给孩子开的药是否会让人上瘾或者有副作用。

其实不然。科学家和医生们对这个问题进行过研究,到底是药物本身影响更大,还是抑郁和异常行为对我们的影响更大?最终的评估结果是:药物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但如果不吃药,抑郁本身对我们的影响更大。

比如抑郁本身就会影响身体发育、身心健康、脑功能、生活休息等,一些药物可能会有副作用,但这些副作用不会留下长期的后遗症。

有家长表示,孩子因为抑郁吃药之后变得有些笨了,但是这不完全是药的作用,很多精神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疗,记忆力就会下降,越来越差。

药物治疗或许有帮助,但是有个问题:到底该不该吃药,吃多久,需要找正规培训过的医生,根据病人和孩子的情况来判断。

如果家长感觉到有问题或者有任何顾虑,应该及时与医生沟通。

如果不去医院,有些情况可能会缓解,但大多数情况会变得更严重。有的家长说,我家孩子以前抑郁,现在不吃药就好了。不能以孩子自身的抑郁程度来判断孩子抑郁的严重与否,来判断孩子的情况是好是坏。

青少年心理咨询_青少年心理咨询正规医院_青少年心理咨询哪个医院最好

即使他们都患有抑郁,治疗方法和预后也各不相同。有些人的预后非常好,可以完全康复,不会有后遗症。有些人的恢复不太好。药物治疗效果不是很好。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不能简单说孩子得了抑郁,就决定要不要吃药、吃多久,这得看医生的判断。

04

建议每天锻炼一小时

不要长时间呆在家里。

澎湃新闻:除了尽快寻求专业人士、医生的帮助外,家长还要注意什么?

陆琳:我们回到刚才说的,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做起,尽量让孩子正常睡眠,晚上十点、十一点左右睡觉,不要熬夜。

如果睡不着,就去看医生,让他处理一下。每天早上按时起床,做一些体育锻炼。我们看到很多孩子患抑郁,不去上学,不出门,这就是问题所在。

健康的人肯定需要走出去,到户外走走,晒晒太阳,和周围的人互动。所以孩子们不能呆在家里,他们必须出去。

如果不想与人交流,可以先从简单的散步开始,然后跑步,再与人交流,建议每天运动一小时,千万不要长时间宅在家里。

05

学校的文化氛围应该

包容、接受、关爱每一个孩子

澎湃新闻:当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罹患抑郁时,学校应该做什么、又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陆琳:我们很多学校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如果孩子有问题,或者抑郁了,学校就让家长把孩子带回家,学校不管,其实这样对孩子来说可能反而更糟糕。

青少年孩子的成长需要与朋友、同龄人的互动,我们建议孩子尽量上学,即使生病、接受治疗也尽量留在学校。

学校管理者和老师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包容的环境,而不是把他们送回家。如果家长不专业,孩子长期呆在家里,结果可能更糟。

还有一种情况是学校里的情况,孩子在家治好了,要回学校上学,学校却要求开具证明,证明孩子没生病。这更加不专业,不科学,也不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谁能开具证明证明,证明这个孩子没生病?

我们谁也不能保证明天不会生病,明天可能会得大病,也可能得小病,这就是科学。

学校要求开证明证明孩子没生病,这很霸道,医生不可能开出这样的证明说孩子现在没生病,只要孩子能上学,能坚持,只要没有明显影响到别人,学校就应该无条件的欢迎,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初衷。

青少年心理咨询哪个医院最好_青少年心理咨询_青少年心理咨询正规医院

我们需要帮助每一个人,无论是健康的人还是不健康的人,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包括残疾人,也应该给予他们平等甚至更便利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教育部门这样做,可能是怕承担责任。如果问题孩子在学校出了问题,责任谁来承担?学校无限制地承担责任,不合理。

下次学校再遇到需要帮助的孩子或者身体不健康的孩子,学校就会开除这个孩子。最终受害的是整个社会、我们的家庭和整个国家。我们必须改变这些不合理的做法。

另外,从三大方面来看,学校环境对儿童心理问题关注不够,不够全面。

比如,学校要求有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这样孩子在有心理问题的时候,可以得到帮助。但是,很多学校没有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可能有老师兼职心理治疗师,但他不专业,不能解决问题。如果他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孩子就不会来找他帮忙。很多学校都是这种情况。

我们知道,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需要专业的培训和对心理学的了解。

这位老师的性格、脾气、性情比较稳定,对周围的人有同情心、宽容心,能设身处地为孩子们着想,理解他们的烦恼和痛苦,懂得如何去帮助他们。

但是很多心理咨询没有接受过这样的培训,或者培训不专业,看几本书,拿个证书就可以上岗,这样反而会害了这些孩子,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做好这件事。

如果每所学校都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治疗师,那么孩子们一旦遇到问题,许多问题是不是就能立刻得到解决呢?

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是学校教育的初衷和教育的本质。

大部分学校教育的目的性和功利性还是存在的,就是以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青少年的发展是全面的,包括课堂学习,课外学习,身体成长,很多学校的体育活动不够,体育设施不足,体育活动简单化,课堂时间太多,所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很高。我们的课外活动,对自然、社会、历史、人文的认识等等,都是这方面的重要课程。很少,更多的强调数理化教育。数理化教育也很重要,但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课外教育,素质教育,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对社会的热爱,这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教育学校重视不够。

第三个方面,是如何对待有问题的孩子。

学校里的孩子不可能100%健康。根据世界上的疾病模式,20%的孩子可能会生病或有问题。

我们应该帮助、鼓励、包容、接纳这些孩子,不能因为他们有问题就把他们赶出学校,送回家,这是极其不科学的,也是对整个社会、对所有青少年不负责任的。

学校应该接纳所有能够录取的孩子,只要孩子愿意上学,我们就应该给他提供帮助。

有陪伴,有安慰,有专业教育,有心理干预。

学校的文化氛围是包容的,接受和关爱每一个孩子,不管他有病还是有残障。我们不应该只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而把有问题的孩子送回家。这显然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教育孩子的目的不是学校的目的。

06

当孩子被欺负时,最重要的是不要说教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