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附近心理医生|林克妈妈教孩子学英语的方法,让千千万万个家长受益

时间:2024-07-21 14:09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原创橙色微笑

几年前,出版社想出版一本关于她如何教孩子学英语的书,所以请我采访一下林克的妈妈。我觉得她的方法很有趣,就对她进行了非常详细的采访。

没想到女儿上三年级的时候,也因为一些主观原因对英语产生了厌恶,我给她报了课外英语培训班,请了外教来家里授课,每周给她上三次英语课,但效果并不理想。

当我读到这篇采访时,感觉是一场及时雨,让我那颗躁动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开始认真思考如何才能让我的孩子以快乐的心态学习英语。林克的妈妈已经因病去世,但她教育孩子的方式将使千万家长受益。

“我该怎么度过这该死的一天?”

2007年的一天,在北京某事业单位工作的林琳回家,从女儿林科手里接过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的成绩单。当她翻到英语期末成绩那一栏时,大写的“C”深深刺痛了她的双眼!林科所在学校的成绩评定体系是:A+、A、B+、B、C+、C。据林科说,全班只有她和另一名同学得了C。

林可是一个有着极强语言天赋的女孩,一岁半的时候,她就能用长篇大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林琳曾经以为自己生了一个语言天才!然而这样一个从小母语天赋出众,妈妈学英语,爸爸学日语的女儿,竟然英语不及格,成绩垫底!林琳觉得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林琳看着缩成一团的女儿,她不忍心再责怪她,只在心里呐喊:亲爱的林琳,你的语言天赋去哪了?怎么英语学得这么差?晚上,看着梦中女儿皱着眉头的脸,她心里不开心,自卑,就像睡梦中受惊的小白兔。林琳再也睡不着了,她开始反思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第一,林琳从来没有重视过女儿的英语学习,她觉得语言只是工具,没必要花时间去学。第二,林琳的死记硬背能力差。林琳的记忆力有时很惊人,比如她能记得她两岁时发生的事情,记得妈妈多年前对她说的一句话。但是,她记不住英语单词,记不住数学公式。如果这方面薄弱,在中国现在的应试教育体制下,肯定会处于劣势。

在林科英语不及格的同时,另一个更重要、更棘手的问题出现在了林科的面前——林科的心理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从周一到周五,林科都生活在焦虑和恐惧之中,总怕自己上学忘了带这带那,也常常担心上学迟到。

晚上写作业或者收拾书包的时候,林可经常会放声大哭,“妈妈,不行,我的数学练习本找不到了!”“妈妈,我的语文本不见了”……这些小事对于林可来说就像是天塌下来一样严重。在林可的强烈要求下,林琳不得不半夜给老师打电话,确认练习本是不是被老师收走了没有发,或者要老师保证不会因此批评她。

林克唯一感到轻松、没有压力的时间就是周五晚上。周五晚上林克特别安静,要么玩玩具,要么折彩色的纸片。周日对她来说是个黑暗的日子,“周一恐惧症”分分秒秒都伴随着她。每个周日早上,林克睁开眼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哭泣。晚上,她在哭声和妈妈的安慰中入睡。整个周日都笼罩在难以抹去的阴影中。

为了让林克忘记周一还要上学,林克和丈夫总是想尽办法让她在周日玩得开心,但结果适得其反,因为周日玩得越开心,她就越不想周一的到来。林克甚至哀求道:“爸爸妈妈,求求你们,不要让我周日玩得开心,你们可以打我,让我恨你们和这个家,然后我就喜欢周一上学了。”“这该死的日子,我该怎么过下去!”……伴随着精神的紧张,林克的身体开始出现一些症状:频繁眨眼,突然耸肩并收腹,随着肩膀的耸动,肚子收腹,然后又翻出来,而且这个动作重复得非常频繁,每隔5秒就要重复一次。医生说,这些都是焦虑的表现。

这时林林意识到,为了孩子的自信心,为了孩子赢得同学的尊重,必须让孩子找到突破口!为了解决林克的心理问题,林林到处咨询,在朋友的推荐下,找到了北京一家研究儿童心理问题的知名机构。一小时的费用高达500元。高昂的费用和结果的不确定性,让林林犹豫不决。最终,林林暗下决心:只有妈妈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妈妈应该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

林林和女儿进行了多次长谈,在安慰女儿的同时,林林从女儿口中得知了她害怕的原因:随着林可的英语成绩成为班里倒数第一,她开始厌倦每天上课,甚至讨厌大家对她的关注。林可的焦虑、不自信、不愿意表现自己、不愿意做事、不愿意在课堂上发言,都成了林林挥之不去的烦恼。林林开始睡眠不好、饮食不规律,精神几乎崩溃!如果不救女儿,后果不堪设想!

如何让女儿走出自卑的泥潭?林琳想,如果能帮女儿在一门主修科目上取得好成绩,让她在开学那天有一点期待,或许能帮助她克服“周一恐惧症”。于是,她决定从女儿的英语入手,帮助林可重拾快乐与自信。

“如果我不学英语,我会死吗?”

本科、研究生学习英语,拥有十年重点中学、大学英语教学经验,曾就职于新东方的林琳,第一次面对林克这个英语水平较差的小学生时,信心满满。

但她很快发现自己完全错了!林琳想要“教”,女儿却不肯“学”,母女俩成了一对死对头。看到林琳拿出英语书,林可就假装写作业,或者看课外书,甚至躲在卫生间半个小时不出来。情急之下,林可像受伤的小动物一样咆哮:“不学英语,我会死吗?”

林琳强压下心中的怒火,用言辞和道理说服朋友们。她几乎把书店里所有畅销的少儿英语教材都买了。同一个月里,她几乎把朋友们推荐的学习设备都买了:点读机、掌上影音播放器、外置喇叭的MP3播放器、录音笔等等。可以说,该买的和不该买的都买了。可想而知,林琳当时有多着急。

然而林克学习的热情和妈妈教书的热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林克对妈妈自诩的“寓教于乐”的说教完全不以为意,每次上英语课,林克都会讨价还价,比如上课多长时间,上完课能得到什么奖励等等,上课就像签合同一样辛苦。

林琳劝她坐到书桌前的时候,她手里总会拿着玩意,林琳拿走一样东西后,她又会不自觉地拿起另一样东西。林琳拿走所有能被她玩的东西后,就开始玩弄衣角、咬手指、卷起书角。几分钟后,林可就开始打哈欠。然后赶紧睡觉。然而一离开卧室来到客厅,林可又精神抖擞,完全没有睡意,根本不肯睡觉。

这种状态下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有时候一道题林琳讲了14遍,下一分钟林可还是做错了!林琳经常气得拍桌子大吼:“外面的辅导班请妈妈来教,每节课的讲课费几千元,妈妈一直不动,从来不去上课,现在每天只教你,你还这么马虎!”,“妈妈有咽炎,不能多说话,妈妈今天上班一句话也不说,就是把所有的精力都留给你教,你却这样态度!”……

林琳感觉自己的脑袋里血管都快炸裂了,甚至有种用头撞墙的念头!她此刻只剩下一丝理智,只能选择离开,否则真的怕自己的情绪失控。林琳气呼呼的跑到林克爸爸住的卧室,摔上门,恶狠狠的咒骂:“这孩子留不住!”、“我迟早会死在她手里”……林克爸爸“嗖”的从床上爬起来,比林琳还要生气,冲出房间要打她,却被林琳拼命拦住。她要是再打她,这孩子就更没命了!

幸好林琳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和教学思路,没有让家里的“动乱”持续太久。她觉得,如果在辅导女儿英语时,自己心态没摆好,而是随意发脾气,那将是世界上最不赚钱的买卖,因为这样做,不仅会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养成,还会影响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既然女儿不听话,就让她去上英语培训班吧。于是,林林带着女儿几乎跑遍了北京所有的辅导班:英富英语、新东方少儿英语、戴尔英语、英特尔国际、莉莉英语、艾瑞卡英语、瑞思英语等。林科每个周末要花6个小时上课外辅导班。林科的父亲一大早就把林科送到了上课地点,然后他不是漫无目的地闲逛,就是在车上睡觉。中午,父女俩在附近的餐馆点了两个菜,匆匆吃完饭,马不停蹄地赶往另一个上课地点。然后,父亲又等待了三个小时漫长而无聊的时光。

在北京这样的家庭还有好几万个,尽管培训费用不菲,家长也无条件地付出,但林琳却对培训结果感到失望。

2007年9月,林琳给女儿报了一家很有名气的培训学校的第一堂课,但上了两个月就放弃了。一是班级太挤,老师催课,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练习时间。二是语文老师的发音不标准。三是林琳跟不上进度:每周要求林琳背10个单词,由于林琳基础薄弱,死记硬背能力差,所以每节课的前20分钟都花在了背单词和写单词上。这20分钟让林琳和女儿很沮丧。为了保护林琳的自尊心,林琳只能故意每节课迟到20分钟,错过听写时间。

附近的心理科_附近有心理医生医院吗_附近心理医生哪家好

在试听过程中,林霖找到了一家不错的培训机构,但老师要求每周背40个单词,要求非常严格,每个孩子每周都必须背完40个单词。林可连每周背10个单词都做不到,更何况是每周背40个单词呢?这岂不是出“狼窝”入“虎窝”?

后来,他们选择了北京收费最高的少儿外语培训机构XXX,但由于人数太多,孩子们在课堂上根本没机会练习口语,半天的课程说是四个小时,但实际上实际上课时间只有两个小时,而且该机构目前正在扩建,师资和管理都跟不上,三个月后,他们决定放弃。

第三节课是培训学校的外教班,班上只有6个学生,但外教没有任何教学经验,也不太负责,上课时间都是用英语做练习、讲解语法。……

林琳开始对少儿英语感到疑惑和迷茫:小学阶段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听说能力,但很多课外英语班却热衷于让小学生背诵大量无意义的单词,有的培训机构声称名师编写的内训材料语法错误百出,孩子们毫无防备地吸收这些“劣质奶粉”,却以牺牲周末和快乐为代价,这让林琳心疼不已。

也许每个辅导班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但不代表就适合小学生,尤其是林柯。经过深思熟虑,林琳决定放弃现成的教材和培训机构,放弃原来在家教孩子的模式,开始自己编写教材,用游戏的方式,完全迎合孩子们的喜好。

“妈妈,我把我的英语老师难住了”

当林琳真正静下心来,耐心去发现女儿的兴趣时,这个曾经被她认为“学不会”、“对英语充耳不闻”、令她束手无策的女儿,竟然充满了突破。

既然林克一进卧室,坐在她的书桌前就精神涣散、打哈欠,那他干嘛还要去那里学习呢,去她最喜欢的客厅里学习就行了。

林克不喜欢玩吗?那就让她边玩边学吧。

她不是很喜欢捉弄妈妈吗?那琳琳就是她的“开心果”了。

一套教材不行就换一套,不行就林林自己写,你们喜欢什么我就写什么。

林克从小就喜欢挠林琳,所以她们的英语学习就是从挠痒痒开始的。林琳对女儿说:“妈妈要陪你玩挠痒痒游戏,不过游戏过程中要用英语说话,你得先学一些英文句子才能在游戏中用到。”林琳先用中文给林克粗略讲解了游戏内容。林克听说可以骗妈妈被挠痒痒,便跃跃欲试,兴趣大增。

于是,林霖就把游戏中出现的句子一一教给了林克,为了玩这个游戏,林克一改以前死记硬背的缺点,很快就把相关的英文句子都记住了。

链接:“你能飞吗?”

妈妈:是的,我可以。

链接:“你能告诉我如何飞翔吗?”

妈妈:我可以……当然可以,看看我。

琳琳装作兴致勃勃的样子,不知道林克正在策划一个重大的“阴谋”,比了个飞天的手势,正好给林克挠痒痒的机会,然后,两人继续对话:

链接:,,。挠痒痒!

妈妈:“我”。请不要挠我痒痒,我很怕痒。

这些对话以林克听到妈妈的挠痒痒之后得意地大笑而结束。

林克很喜欢玩这个游戏,有时走在路上,就会叫妈妈陪他玩。于是他们经常在院子里边走边说,互相追逐打闹,互相挠痒痒。林克把“飞”字改成了“游”和“舞”,这些动作都需要张开腋窝,这样林克才能达到挠痒痒的目的。

在林克掌握了句型之后,林霖增加了难度,让林克说:“你能告诉我如何像鸟一样飞翔吗?”林克这句话一出,不用任何解释,他就能猜出“like”的意思。

随后,林林教林克/rock(swim like a stone/rock),意思是“不会游泳”和“沉到水底”。林林立刻说道:“/rock(我像鱼一样游泳,你像石头一样沉到水底)。”接着,林林表演了“沉下去”和“呛水”的动作,并大喊“Help, help!”(救命,救命!)。

林克玩了很久的挠痒痒游戏,学会了不少英文表达,效果出乎意料。有一段时间,吃完饭或者写作业的间隙,林克会突然说:“妈妈,我们来一场挠痒痒大战吧。”而且,通过这个游戏,林克不仅体验到了游戏的乐趣,也体会到了用英文表达的成就感。

通过“挠痒痒”等恶作剧游戏学习英语后,琳琳马上遇到了林克的另一个突破点:脑筋急转弯。这个突破给她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三年级的林克对脑筋急转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一次,林琳下班刚进家门,林克就迫不及待地迎上来问她:“妈妈,闪电和电有什么区别?”林琳哑口无言。林克说:“闪电是免费的。”

附近心理医生哪家好_附近有心理医生医院吗_附近的心理科

看到林科兴奋的样子,林琳突然想到:哦,为什么不把林科让我做的脑筋急转弯翻译成英文,让林科背下来呢?于是,林琳把上面两句话翻译成了英文,林科很快就背下来了。后来,林琳在英文书里寻找适合林科这个年龄段的英文脑筋急转弯,为此,她还特意跑到国家图书馆去找。

林克学会这些脑筋急转弯后,林琳鼓励她“学以致用”,和外国人一起做题。一开始,林克不敢,林琳就做了表率。看到妈妈一次又一次难倒外国人,林克也跃跃欲试,终于有一天开口了。林克一开口,就停不下来了。林琳发现,其实所有的孩子,内心深处,都渴望展现自己,只是像林克这样的孩子,因为种种原因,在成长过程中,压抑了这种本能。

脑筋急转弯让林克信心大增,“妈妈,我难倒外国人了!”“妈妈,我难倒英语老师了!”从此,林克的英语水平和自信心迅速提升。

林琳为林科的每一点进步发自内心的自豪。但林琳心里还有一块大石头压着,那就是林科学习英语面临的一个大问题——记不住单词。林琳还记得,二十多年前,她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面对千奇百怪的英语发音,有同学用汉字来注释英文单词。于是,当年的英语教科书上就出现了这样一幕令人恐怖的场景:公车爸爸死了,嘴巴妈妈死了,是的爷爷死了,乖巧的奶奶死了,侄女你死了,是的,我死了,都死了……

其实,英文字母本身就是一套发音系统,字母、字母组合和声音之间有着内在的、自然的对应关系。掌握这种对应关系来拼写和书写英文单词的方法,就叫“自然音标”法。只要掌握了自然音标,就可以“看到单词的发音”,而不需要用汉字来标注英文,也不需要模仿老师或录音带的发音。所以,要解决林克面临的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教她自然音标。

此前,林克上过两节拼音课,但因为教学方法不对,林克吃尽了苦头,最后不仅没能学好拼音,还记不住单词。

那么,如何让原本枯燥无味的自然拼读变得生动有趣呢?林林想到用词尾韵来写有节奏感的童谣。一天,下班回家,林林对女儿说:“妈妈要给你讲一个故事。超市里有个小偷想偷东西,你猜他想出了什么妙招?他故意穿了一件很宽松(loose)的衣服,假装在挑(pick, ),趁没人注意的时候,偷偷往衣服里塞了一只鹅(goose)。”与此同时,林林让女儿读着纸上写好的故事韵文:超市里的小偷,衣服很宽松(loose),假装在挑(pick, ),藏了一只鹅(goose)……

听完故事后,林克大叫:“妈妈,太棒了!你真聪明!!”

有一段时间,晚饭后,林琳和林可常常蜷起腿,面对面坐在柔软的沙发上,在柔和的灯光下,拍着手,扭着脖子,开心地唱着《英语三字经》:一只老鼠(老师),穿着(女人的衬衣),走进屋子(房间)……一个西瓜圆圆的(圆的),长在(地上),被我发现(发现了)……

时光仿佛回到林克三岁那年,林林和女儿一起唱起儿歌:小老鼠爬上灯台,偷油,下不来……在幸福的亲子关系中,林林体验到了“教”的快乐,女儿也体验到了“学”的快乐。

为了让女儿认真对待妈妈的工作,林琳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孩子,为了让你在半分钟内记住三个单词,并且不忘记,我花了将近一个小时,为1200个最常用的单词编造了这样的故事。我在用自己的时间来换取你的时间,让你有更多的时间玩耍和睡觉,你明白吗?”

声音一落,林克便泪流满面,抱住了林琳的脖子,哭着说道:“妈妈,您这么大了,您的时间不多了,我还年轻,我愿意用我的时间换您的时间,用我的生命换您的生命!”

你不一定要上清华、北大,但你一定要快乐、阳光。

上三年级之前,林克从来不在课堂上发言。在学校的一节示范课上,几乎所有同学都举手,唯独林克没有举手。周末的一节数学课,数学老师说:“答对的同学请举手。”林克没有举手。幽默的老师又说:“答错的同学请举手。”林克还是没有举手。

林琳很在意林克上课不说话,然而有一次,她快下班的时候,突然接到了林克的电话,林克在电话那头兴奋地说:“妈妈,我今天上英语课说话了!老师表扬我了!”

林克详细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今天英语老师在教high这个词的时候,讲到了igh的发音规则,让我们说出带有igh的单词。看到同学们都叫对了,night、light,心里很着急,但是又不敢举手。最后老师表扬了我们说:你们真棒,叫出了那么多带有igh的单词。妈妈,我很不服气,因为我没有叫出sight和fight,就??忍不住举手了。

原来,林琳在教女儿拼音的时候,为了帮助她记住“igh”的发音,曾为林科编造了下面这段“英语三字经”:

夜晚,打开灯,保护视力……

方法是正确的,斗争是坚持的,前途是光明的......

从此以后,林可上英语课举手的次数越来越多,她经常跟林琳说:“妈妈,我只有在英语课上才能找到自信!”

四年级上学期的一天,林克放学回家,嘟着嘴,看上去很不开心。他生气地对林林说:“妈妈,我以后再也不在英语课上说话了!”林林急忙问为什么,林克说:“今天上英语课,我手举得都酸了,老师就是没问我问题!”

林琳问道:“老师没看到你举手吗?”

林克回答:“我坐在第一排,举手就站起来了,她怎么可能没看到?”

林琳又问:“那你告诉我,你在一堂英语课上一般说几次话?”

林克回答:“多的话就说6遍,少的话就说4遍。”

林琳长舒一口气,忍不住笑道:“孩子,一个班就有四十多个学生,你说的次数也够多了,老师总要给其他同学留点机会吧。”

林可听完妈妈的话,开心的对林琳说道:“妈妈,老师什么问题都没问我,你猜我干什么了?我当时一着急,就把羽绒服扔到了讲台上,英语老师觉得好笑,就把羽绒服扔回给我。”

附近心理医生哪家好_附近的心理科_附近有心理医生医院吗

林琳听到这话,仿佛看到了林可上英语课时卖弄个性的场景,她怎么也想不到,才一年多的时间,女儿竟然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从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林可没有参加过任何学校的团体、活动和比赛。比如合唱团、管弦乐队、机器人队,甚至一些她很擅长的体育比赛。林琳和丈夫一直希望她能大胆一点,多参加一些学校的活动。他们的劝说不但没有起到作用,反而无形中给她增加了压力。然而从四年级开始,他们断断续续地听到了关于林可的好消息:

妈妈,我今天在英语课上发言了!

妈妈,我报名参加运动会的跑步比赛了!

妈妈,我要参加学校经济小组考试了!

妈妈,我报名参加学校管弦乐队了!

妈妈,我周末要去海淀区少年宫参加歌唱比赛!

妈妈,我要代表学校参加跳绳比赛!

妈妈,我进入日本奥林匹克科学大赛半决赛了,日本政府“邀请”我去的!

2010年6月中旬的一天下午,林科放学回家,打电话告诉林琳:“妈妈,我被评为北京市海淀区‘三好学生’了!”

林林欣喜若狂!回顾林克三年来的成长历程,从自卑、畏惧上学、心理问题到如今可喜的变化,林林深深觉得自己的优秀英语成绩在林克的性格转变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林可所在的学校里有不少有钱人,有一次学校有机会送孩子去加拿大旅游学习3-4个月,林可很想去,但是费用太贵,十几万,所以林琳就没让她去。林可在家里哭闹了好几天,质问林琳:“我们班的XXX和XXX为什么可以去?!为什么他们有钱?!为什么我没有出生在有钱人家?!”

但自从感受到妈妈的辛苦之后,林科幼小的心灵却慢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一次,当林科无意中说起XXX的手机要4000块钱,XXX家有多层别墅,XXX家有钱可以养活三个孩子,而且都在我们学校上学,光是赞助费就要30万的时候,林科问她:“孩子,你跟妈妈说这些话,是想让妈妈冒着生命危险给你赚钱吗?”

林克赶紧安慰妈妈说:“不不不,身体健康最重要,父母留下的钱迟早要花光,别墅说不定哪天被火烧了,但你的知识和技能是你自己的,烧不掉,拿不走。妈,你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吗?以后我不会跟别人比财富了。”女儿的巨大转变,林林由衷地松了一口气。

2010年底,林琳新书《英语三字经——林克少儿英语学习法》出版,林琳希望孩子们不是花6年的时间才能拿到2年学习的成果,而是能够像林克一样,用2年的时间就能拿到6年学习的成果。

在林克妈妈心里,始终抱有这样的信念:我们的孩子不一定上不了哈佛、耶鲁,也不一定上不了北大、清华,但他们一定自信、快乐,心里一定充满阳光。

后记:采访中,林琳对我说:“请原谅我没有用真名,因为我的女儿不想让别人知道她是谁。”为了保护刚从心理创伤中走出来的女儿,我写的书中没有用真名,也没有女儿的照片和简历,甚至没有列出我以前写的英文书。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孩子的利益高于一切。请理解一个母亲的“保护”之心。

——缅怀林克的母亲。

橙色微笑

资深期刊编辑,中山大学硕士,两个孩子的母亲。

曾采访过众多明星、辅导专家、人生大师。

欢迎关注乐活女人生活——优秀女性的睿智生活、轻松有趣的明星八卦、新鲜实用的亲子教育。

∣有趣、实用、信息丰富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