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青少年自伤行为频发:如何有效预防与干预,保护孩子心理健康时间:2025-01-16 14:12 近年来,青少年辍学、厌学的几率大幅增加。由于种种原因,自伤事件不计其数。青少年经常通过自残来发泄未解决的负面情绪。 青少年自残的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拍打手腕、烧烟头、撞击头部、捏手臂、抓伤皮肤、吞咽异物、用尖锐物体刺穿身体等。随着频率越来越频繁,行为也会越来越极端,甚至导致孩子容貌毁容、身体残疾。 当“自伤”的刺激无法满足青少年想要的“刺激”时,会进一步导致更多的负面后果。 想要杜绝孩子“自残”行为,需要充分了解并关注孩子的内心想法: 惩罚自己 当事情发生时,你认为这一定是你的错。在强烈的自责和愧疚感的驱使下,你会通过自残来惩罚自己,就像正义的人用法律来惩罚猖獗的肇事者一样。 导泻 我尝试过很多方法来摆脱烦人的负面经历,但我发现自残是最有效的。流血的快感伴随着痛苦,不需要压抑就能得到短暂的释放。 自我暴露 孩子善于伪装,自残行为很少暴露,但如果你获得了孩子的信任,你就会发现他的自残行为。要么是因为他们把你视为自己的一员,要么是他们通过自我暴露来寻求别人的关注和帮助。 习惯性自伤 在经历了多次自残之后,只要事情不顺利,他就会开始自残。因为孩子已经习惯了这种反应模式。更重要的是,即使什么也没发生,当你看到尖锐的物体时,你也会想伤害自己,逐渐发展成成瘾的自伤。 因此,父母首先要认识到,孩子不是在攻击自己,而是内化在身体里的客体在攻击他们。此时他们分裂成两部分,一是内化的个体愤怒客体,二是他们真实的、原始的、未被污染的自我。此外,大多数青少年是通过他人的态度和感受来“认识”自己,因此当认知失衡和个体愤怒占上风时,孩子只能通过自我“惩罚”来寻求“自我缓解”。 因此,当面对孩子的自伤行为时,请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帮助。他们自己也陷入困境,让别人难受也不是他们愿意的。 专家简介 张欣 张欣:中共党员,科室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曾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香港大学进修。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认知行为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认知行为治疗协作组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委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研究会自闭症专委会委员、河北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河北省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发育行为障碍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健康专委会副主任,河北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儿童学组副组长。从事精神科临床及心理治疗工作20年,发表论文10余篇,合编专着1部。主持和参与开发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多次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主要擅长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婚姻家庭问题的诊治。每周二和周四全日制儿童青少年心理诊所。 关于作者 毕志儒 毕志如:本科学历,护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2021年参加工作,有丰富的临床精神科护理经验。擅长精神疾病护理、心理护理技术等,擅长护理研究工作。 儿科和青少年精神病科简介: 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儿青少年精神一科根据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需求安排住院环境。主要是家庭病房,有床位40张。主要治疗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行为和情绪问题:如厌学、学习困难、冲动行为、逆反行为、亲子沟通困难、同伴关系差、人际关系问题、网络成瘾等。 ;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学校情感、双相情感障碍、多动症、抽动症、品行障碍、焦虑症、抑郁、智力低下等。 我科拥有一支从事儿童精神病学多年的医疗团队和专业的家庭心理治疗师。以提高儿童社交能力、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为目标,针对儿童不同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神经心理发展等,根据情况进行儿童个体心理治疗、家庭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沙盘治疗进行治疗和绘画治疗。 部门理念:保护儿童心理,营造温馨港湾。 科室电话:病房0312- 儿科和青少年精神病学系 供稿部门|儿科和青少年精神病学系 作者 |毕志儒 评论 |张欣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