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青少年24小时心理热线|青春期孩子性生理与性心理发展特点:提前、前倾、开放

时间:2024-09-12 14:05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青少年期是性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青少年时期,孩子的身体迅速生长,性生理迅速成熟,又称“心理动荡期”或“心理风暴期”,但心理上往往还处于“断奶期”。这种不同步使得孩子的心理比以往更加敏感和不稳定。

当代青少年性心理发展体现以下特点:

1. 早期性生理发育

相关研究资料表明:

当代青少年的性成熟年龄明显提前。

女孩初潮平均年龄为11.45岁;男孩首次遗精平均年龄为13.55岁。

2.性心理发展具有前瞻性

12—14岁的学生,开始关注异性,对异性产生兴趣和喜爱;

14至16岁的学生,有性冲动和性欲望,有的有过手淫和性幻想的经历。

3. 开放的性观念

当代青少年受西方文化影响,对性观念比较开放,对性话题谈笑风生,部分学生性安全意识淡薄,对性冲动采取放纵、随意的态度,性行为也比较鲁莽。

4. 爱情是开放而年轻的

高中生乃至初中生都已经开始谈恋爱了,在一些学校里,谈恋爱现象甚至成为一种“潮流”。

青少年心理咨询师_青少年心理咨询_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

性教育滞后与当今青少年性发育、性成熟提前的矛盾日益突出,性教育的缺失不仅带来困惑,更带来危害。

广州听说吧性心理咨询解读:青春期孩子常见的性困惑有哪些?

1. 对性冲动感到羞耻

青少年第二性征发育时,性冲动也随之产生。

很多青少年对“性”存在错误的认识,有的认为性是淫秽的、肮脏的、可耻的、难以启齿的、不知所措的,从而对自己的性冲动感到羞耻、自责、苦恼、困惑,产生厌恶、恐惧等情绪。

此外,由于青少年性心理尚未成熟,尚无力承担性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因此,在这方面,家长可以多与青春期孩子沟通,帮助孩子认识到性冲动是青年男女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是在性激素作用和外界刺激下产生的,并不是不纯洁、不道德或可耻的行为;

积极引导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性冲动,当发现孩子情绪烦躁、焦虑或出现异常时,及时询问、调解。

引导孩子丰富课余生活,把“多余”的精力投入到健康的事情上。

例如用积极的、建设性的、为社会所接受的欲望或方式,如绘画、音乐、运动、劳动或男女之间的友谊等来代替性欲,可以缓解压抑的情绪,转移性能量,平衡性情感。

2.性焦虑

青年男女性心理的矛盾、冲突和各种性失调,都可能引发性焦虑,焦虑是焦虑对自身体型和自身性角色的焦虑。

青少年心理咨询_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_青少年心理咨询师

随着一个人身体的逐渐成熟,青春期的他或她常常会对自己的体型感到焦虑。

男孩子都希望自己高大、健壮、帅气,女孩子都希望自己苗条、漂亮。

有些青春期的男孩子觉得自己个子矮、瘦,感到自卑,并为脸上的“痘痘”而苦恼;有些女孩子则觉得自己长得丑,太胖,为此而苦恼,或是对胸部的大小很敏感,非常担心。

此外,部分青少年担心自己的心理行为是否与性角色相匹配。比如,部分男孩会觉得自己缺乏男子气概,女孩会认为自己不够温柔或不够细心,于是产生“过度补偿”的想法。比如,为了让自己更像男人,男孩会装作深沉,或表现出大胆无礼的行为,甚至打架、冒险。

这些性焦虑对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性心理发育有很大影响,并且常常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整体精神状态。

当孩子出现此类问题时,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性教育或心理咨询等方式进行调整。

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审美,接受自己,坦然面对身体的变化。如果孩子凡事抱怨,敏感多疑,忧虑不安,对自身的性生理和心理还存在诸多疑虑,可以及时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3.性生理适应不良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青春期会出现身体上的变化,比如男孩会长胡子、喉结变大、遗精等,女孩则会开始乳房发育、月经来潮,甚至出现痛经等。

家长可以提前与孩子讨论,告诉孩子青春期哪些身体发育是正常的,这样孩子在突然遇到这些情况时,就不会感到害怕和恐慌。

当然,你也要告诉孩子,有各种各样的例外,比如有的人发育比同龄人晚,高中才长出腋毛,有的女孩子10岁就开始来月经,有的女孩子18岁才来月经,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的。

家长可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遗精现象,顺其自然。对于心理因素引起的痛经,指导少女加强体育锻炼,经期避免冲突减少刺激,保持心情开朗;注意经期卫生,避免过度劳累,少吃生冷、生冷或刺激性食物,避免受凉。

如果发现自己遗精过于频繁或者痛经比较严重的话,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进行对症治疗。

青少年心理咨询_青少年心理咨询师_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

同时,要向儿童普及健康安全的性行为及性行为的风险,让孩子掌握基本的性交知识和更加准确的避孕知识。

此外,对性骚扰的科普要更加深入,比如性骚扰可以包含触摸,也可以不包含触摸,如果遇到性骚扰,一定要及时告诉父母,必要时可以报警,不必自责,也不必感到羞耻,错的是自己,才是肇事者。

4. 与异性的关系

很多家长往往把青少年的异性交往视为灾难,甚至加以无端指责,妄下结论、定下基调,导致亲子关系不和谐。

事实上,人们如果只与同性交往,其心理发展往往会比较狭隘,远不如与同性和异性同时交往有利于丰富人格。

因此,当孩子们在与异性的正常交往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时,不仅可以扩大他们的朋友圈、完善他们的“人格”,而且可以消除他们对异性的好奇和神秘感,培养男孩女孩健康的性心理。

但家长也应该提前告知青少年交往的原则和底线,青少年与异性交往的原则是性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父母应帮助孩子了解身体和心理的变化,懂得如何与异性相处,明确法律界限,懂得如何获取正确的性知识。

12岁以上的儿童对性的探索变得更加活跃,手淫更加频繁,并开始对色情信息产生兴趣。

家长应注重性与关系教育,提供更准确的避孕知识,告诉孩子性行为的风险,让孩子了解性关系中的权利与责任,科学理性对待情感,避免沉迷于暴力、非法色情信息。

结尾

▎本文为广州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人未经允许使用,我公司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