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妻情感心理咨询|男子法庭怒吼妻子,法官耐心调解家事纠纷时间:2024-08-17 14:08 原大英县人民法院大英县人民法院 “她害得我落得这个下场,还敢跟我离婚!别以为我不知道她干了什么!” “我父母双亡,儿子是我唯一的亲人,她要是想要我儿子,我愿意跟她拼个你死我活!” “我有抑郁,常年吃药,都是她害的!去年我们吵架之后,我一气之下,一下子吃了一个月的药,她根本就不管我,是房东把我送进医院,这么狠心的女人,一定要得到应有的惩罚!” … 蓬莱法庭上,一名男子举着起诉书副本怒吼,这引起了主审法官的高度警惕,法官仔细观察着这名男子,他面色苍白,憔悴不堪,双眼布满血丝,与平常法庭上的当事人有些不同。 法官把这名男子请到家庭案件调解室,递给他一杯茶并说:“我是这个案件的主审法官,请您不要激动,慢慢讲讲您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因为男子的配偶前几天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两人的婚姻,并要求获得孩子的抚养权。男子得知这一消息后怒不可遏,向法官表示自己是一名抑郁患者,常年吃药,妻子是外省人,从来不关心他。两人共同生活期间,经常为一些琐事吵架打架。去年两人发生过激烈的矛盾,他觉得自己没有活下去的欲望,一次吞下了整整一个月剂量的抑郁药。幸好被房东送到医院,保住了一条命。在病床上听到儿子的呼唤后,他又重拾了生活的勇气。后来在儿子的不断鼓励下,病情才有所缓解。今年年初,他带着儿子回到了四川。 此次女子提出离婚,并要求儿子抚养权,对自己打击很大,可能让她再次陷入泥潭。男子称,夫妻俩早就没感情了,但儿子是自己的精神支柱,自己绝对不会让孩子离开自己! 主审法官了解到上述情况后,深知此案并非简单的判决就能了结,涉案当事人因婚姻问题而患上精神疾病,若处理不当,不“解、化、解”双方心结,极有可能加重男方病情,激化双方矛盾,甚??至影响婚生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 为缓解男子目前焦虑、烦躁的情绪,蓬莱法院特意邀请心理咨询李晓梅对当事人进行心理评估和辅导。通过李晓梅老师近三个小时的专业评估、细心交谈、耐心辅导,当事人自我心理健康评估从咨询开始时的“1分”提高到咨询结束时的“8分”。他呆滞的表情终于露出笑容,“谢谢曾法官、李老师,自从父母去世后,就没人真正关心过我、理解过我,身边的人都觉得我的病是装出来的。现在,你们不仅愿意抽出时间听我的诉说,还主动加微信,愿意随时为我提供咨询和帮助。我真切感受到你们的关心,心情也好了很多。接下来,我不仅要积极参与诉讼,还要不断调整心态!” 同时,主办方还询问了未成年子女关于监护权的个人意愿,心理咨询与他们一起玩了“小物件”游戏,并得出了肯定的结论:孩子们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非常好! 李小梅老师 “对抑郁最好的治疗,是更多的理解和关爱。我们应该对患者多一点耐心和关爱,做他们情绪的倾听者、缓解抑郁的辅导员、情感上的共情者。” “是的,就像我们审理案件一样,要避免单纯依据事实办案,要充分发挥司法实践的积极性,用心、用情感去化解矛盾纠纷、弥合裂痕、修复情感。”目前,该案已启动诉源管理机制,蓬莱法院将尽力从“心”入手,用和平方式妥善解决这起家庭纠纷。 法官 下一步,蓬莱法院将继续完善家庭矛盾纠纷化解新机制,积极探索构建“司法服务+情感疏导”双向通道,选派心理专家与家庭法官、家庭调解员(调查员)共同成立“婚姻家庭咨询室(指导室)”,将风险评估、心理干预、判后辅导等工作融入到家庭案件审理中,共同完成婚姻家庭关系的诊断、修复、和解,以积极的司法实践践行公正与效率,用心、用情审理每一件“家庭小案”。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