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姻咨询|美国 MONEY 杂志调查:已婚人群中,金钱是引发夫妻吵架的最大诱因时间:2024-08-02 14:07 美国《MONEY》杂志的一项调查发现:“25岁以上的已婚人士中,夫妻吵架的最大原因就是钱。”夫妻不仅是一个情感共同体,更是一个经济共同体,因此,无论家庭贫富,夫妻之间都会经常因为钱而发生矛盾。 乔女士与丈夫结婚12年,经常因花钱问题争吵,濒临离婚,夫妻俩前来接受婚姻心理咨询。 丈夫是某公司的高管,为人大方,懂得享受生活,花钱方面比较随意。乔女士虽然有一份好工作,每月收入2万元,但她却是一个非常谨慎、节俭的人,平时会详细计算每个月的开支,把每一分钱的花销都记在会计软件里。 上个假期,夫妻俩去云南旅游,玩得很不开心,原因是老公订的都是五星级酒店,只顾舒适享受,没有节制,她很不满意,觉得老公太奢侈了,特色菜一点都不好吃,还那么贵,同样的菜在五星级酒店比普通酒店贵好几倍,住宿不过是睡几晚觉而已,何必追求奢侈呢? 整个假期花了不少钱,乔女士沉浸在煎熬和愧疚之中,不断责怪丈夫太浪费。夫妻俩冷战了两个星期,时间久了,她还是觉得自己花的钱不对劲。这种情况不只发生过一次,有一次,她甚至因为买的一件衣服穿了不好看而哭了,觉得浪费了200元。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买过一双200元以上的鞋子。丈夫不理解,很郁闷,心想自己不是没钱,又何必委屈自己。时间久了,两个人都累坏了。 乔女士经常心里很矛盾,想享受生活又舍不得,每次多花一点钱,心里就不舒服,很自责。想到小时候家里多穷,父母生活得多么艰苦、节俭,她就觉得自己太奢侈了,简直是罪过。她真的很心疼。 乔女士与丈夫的关系中,透露出二人对金钱的看法有很大差异,从而导致争吵、不和、疏远。 夫妻之间的问题在于,他们对金钱的看法完全不同。 乔女士觉得,只要丈夫能够改变,不再那么浪费,夫妻俩价值观相似,相处起来也会更容易。 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她查阅了一般家庭的消费习惯和行为数据,并对丈夫的收入与支出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丈夫的消费并不算过度。 所以有什么问题? 乔女士很困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舍不得花钱。朋友劝她,既然有钱了,就要对自己好一点。她觉得很有道理,但总是受不了花钱后的愧疚感的折磨,行动上总是受到限制。 她原本是抱着换老公的想法来的,但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她意识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花钱对于她来说太痛苦了。 她过分压抑自己的需求,降低生活质量,不允许自己享受生活,这是夫妻矛盾的核心问题。 通过探讨和梳理,她发现自己不仅不愿意享受生活,也从来不好好打扮自己,总不能让自己过得舒服、快乐、轻松。上一代人生活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受制于客观条件,而她的情况不同,为什么她还要在物质上对自己那么苛刻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她意识到这和自己的童年有关。小时候,父母总是强调钱来之不易,要珍惜。有一次,她忍不住花了几分钱买零食,被父母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因此,每次需要花钱的时候,她都心怀愧疚,要交学费需要很大的勇气。 上大学时,她曾对室友说:“希望毕业后可以自由花钱。”毕业后,她找到工作,经济宽裕,但父母过分强调储蓄和物质压迫还是影响了她。虽然收入可观,但她不能享受花钱的乐趣。看到喜欢的东西,不买会很不舍,买了又会心生愧疚。 由心理原因引起的症状往往具有更深层的个人意义。 她不敢花钱享受,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心理原因——恐惧。父母生活那么艰苦,她却不再存钱。这样享受生活,就意味着不听话,背叛父母,而背叛是要受到惩罚的。因为害怕惩罚,她不敢背叛父母,也因此不敢改变,不敢快乐!通过进一步的咨询,她发现自己潜意识层面有很多纠结,通过咨询得知,这是恋母情结时期的矛盾,一直没有解决,这就像一个诅咒,一直在潜意识里影响着她。 在意识到这些困惑从何而来后,她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需要,丈夫在和妻子商量后,意识到妻子的消费观念和原生家庭有关,为妻子感到惋惜。 对于未来的财务生活,如养儿、买房、养老等,丈夫主动与她制定长期计划,对收支做出具体安排,让她感到安心。 丈夫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帮助她认识自己的需要,鼓励她适度满足自己的欲望,体验自我满足后的幸福,摆脱过去的束缚。 乔女士越来越觉得丈夫带她享受生活是出于对她的爱。她也意识到,在婚姻中,两个人的结合,不是按照自己认为最正确的标准去生活,而是要用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去相处。于是,她的消费观念逐渐放松,开始尝试打扮自己,购买护肤品。她变得越来越漂亮,心情也越来越好,夫妻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