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青少年24小时心理热线|山东聊城:小切口撬动大改革,打造全环境育人良好生态

时间:2024-07-19 14:06     作者:心理咨询   阅读

□ 山东省聊城市教育体育局局长崔巍

以小切口撬动大改革,引导学校、家长、社会树立科学教育理念,形成工作合力,在全环境营造育人良好教育生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接力棒”,就决定有什么样的办学定位。正确的评价“接力棒”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意义重大。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优先、全面发展,坚持面向全民、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方式,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有效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爱国情怀,加强道德修养,增长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综合素质。

山东省聊城市教体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抓住“考核评价”这个“牛鼻子”,以义务教育综合质量评估实践探索为突破口,创新教育评价“指挥棒”,用小切口撬动大改革,引领学校、家长、社会树立科学育人理念,形成工作合力,在全环境营造育人良好教育生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2年2月,聊城市被确定为全国首个省级全环境教育实验区,2022年9月,《聊城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破”与“立”并举改革试点》作为全环境教育实验区首批推荐成果在全省推广。

△聊城市开发区实验小学东校区开设课余马头琴课程。

青少年24小时心理热线_青少年心理健康热线_青少年心理热线是多少

注重综合素质,

科学构建义务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一是科学设计评价指标。本着“导向引领、学生全面成长与个性发展相结合、过程真实客观与结果公正有效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五育人”,围绕学生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和社会实践五个维度,十九个要素,科学设计指标和观测点,记录和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是改进考核方式。依托信息化平台,采取客观记录为主、主观评价为辅的考核方式。坚持过程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在日评基础上进行日评、学期评价、毕业评价。“日评”每月进行一次,关注学生日常各方面表现和习惯养成情况。“学期评价”在月评基础上,综合评价学生学期发展情况,关注学生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学期末要形成学生成长记录册,发放给学生。“毕业评价”按一定权重计算学生每学期的考核结果。

三是强化成果应用。将义务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本地区学生发展、毕业升学、学校教育质量、学校管理水平的主要依据或重要参考。将初中学生三年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按评价等级作为普通高中入学的重要依据,并纳入中考成绩。同时,改革中考制度,将艺术科目纳入中考,增加体育课比重,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是完善各类评价制度,促进公平公正。指导学校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审制度、公示制度、复议申诉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确保评价过程公开、公平、公正。

第五,改革考试制度。

专注于数字赋能,

青少年心理健康热线_青少年24小时心理热线_青少年心理热线是多少

提高评估信息管理水平

以学生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搭建信息化平台,通过构建学生数字化成长档案,建立立德树人、促进“五育”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为确保平台设计更加科学有效,坚持试点推广,去年秋季学期选定部分中小学作为试点学校,对平台进行试运行,覆盖城乡、小学、初中,随后进行优化完善,覆盖所有义务教育学校。

一是科学搭建信息平台。按照评价指标体系法,市级统一建设平台,围绕品德、智力、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和社会实践五个维度对聊城市义务教育综合素质评价平台进行升级改造。从学生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和社会实践五个维度采集学生过程成长数据,分析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评价信息的过程记录、数据汇总和统计分析。截至目前,平台累计每日评价记录100余万条,现实记录12万条,里程碑式成绩记录2万条,学业成绩记录55万条,上传各类配套图片11万张。

二是拓展信息应用端。平台分为管理端和学生端,设有学生家长端和可通过移动终端访问的教师APP端。管理端可管理、查看测评基础信息、汇总、推送、归档公开测评报告等;学生端可查阅信息、填报数据查看公开信息、查询综合质量测评报告。学校、班级、教师、学生信息可灵活配置,方便家校互动和教师快捷操作。目前,平台累计学生(家长)用户12万,教师用户1万,管理班级2301个,测评小组12022个,累计生成综合测评报告11.3万份。

三是利用信息技术“画像”学生成长。基于学生多源多维数据,通过数据建模与分析,生成学生全方位数字化画像,既有过程数据,也有概括描述,既有定性描述,也有定量描述,刻画学生个体和群体真实可信的成长,为全方位数字化评价提供有效支撑。平台已生成超过22万条学生成长记录,包括评价结果、学业成绩、里程碑成就、现实记录、综合练习、过程评价、留言等,家长可通过手机APP在线浏览、下载。

坚持评估引领,

构建全环境立德育人新生态

以学生评价为切入点,构建家庭、学校、社区、网络全环境的教育机制,引导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青少年24小时心理热线_青少年心理健康热线_青少年心理热线是多少

一是“线上+线下”丰富教育资源。线下,以学校为主战场,依托文明实践中心(站)、农村学校少年宫等,开展“家国情怀·青春志向”“薪火相传·红色校园”“四点半课堂”等主题活动1300余场。线上,通过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官网等“三号一网”推送宣传视频、微课堂,打造“我来讲红色故事”“云端思政课”“名师大讲堂”等40余个品牌项目。

二是坚决捍卫学校教育主阵地。全市各中小学按照“一校一策”落实德育工作方案,充分发挥学校育人功能,全面推进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学校管理等各个环节,坚持课程、活动、文化协同育人,大力推进“双减免”,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为学生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三是丰富家庭教育第一课。推动落实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全市970所普通中小学全部成立三级家长委员会,覆盖率达100%;开展“家校携手 护航成长”家访活动,家访覆盖率达100%。

四是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市政府投入500万元建设市级劳动实习基地13个,评选省市级科研实习基地59个,评选精品科研课程40门,建成农家书屋2400余间,家庭图书室400余间,城市自习室20个。

五是着力优化心理健康环境。开展“向着力成长——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行动”,举办15场专题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组织77场专题讲座。与医院联合建设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设立5条24小时心理服务热线、2条农村留守、困境、问题家庭儿童维权热线。建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每周一、三、五、周末提供免费咨询。对全市四年级以上学生全部进行心理健康筛查,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确保“不缺课、不缺生活、不缺档案”。根据动态档案及时分类疏导各类心理压力,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面对面”谈话和家访。

出品:民生周刊(ID:)新媒体部

原文刊登于《民生周刊》2023年第25期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